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16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1内容摘要:
第 6节 升华和凝华、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 第 1页 共 3页 【 能力提升 】 据《北京晚报》报道: 有一支科学考察队到新疆罗布泊进行考察。 当时是阴天 ,气温约为负 15摄氏度,周围沙漠的沙丘上覆盖着约 5— 10cm厚的积雪,然而过了大约20min雪不见了,而脚下却是干爽的沙地,这一现象令在场的科学考察队员瞠目。 请你用学过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 1)请提出你的看法,雪为什么不见了。 ( 2)解释你提出的看法 任务 三 : 阅读 P19页归纳出自然界中的雨、雪、霜、云、雾、露等的成因。 【 能力提升 】 雨的形成是与自然界中水循环相关的复杂过程。 地球上的水升腾到高空变成水滴,成为 云的主要组成部分。 当满足一定条件时,云中的水滴先后要经历转变为水蒸气、小冰晶等过程,才能形成雨落向地面。 那么,从云中的水滴到降雨的过程中,水先后经历的物态变化是( ) A. 液化、气化、凝固 B. 升华、凝华、熔化 C. 汽化、凝华、熔化 D. 液化、凝固、熔化 “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扮着我们的生活时空”。 这是一首描述物理现象的抒情诗。 这首诗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 A.“缥缈的雾”是汽化现象 B.“晶莹的露”是液 化现象 C.“凝重。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16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1
相关推荐
让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同一块铁块或木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计算结果填入实验记录表格,并要求学生利用得到的数据在坐标纸上画出图象。 长方铁块质量 (g) 铜块质量 (g) 水质量 (g) 质量 (g) 体积 (g) 质量 /体积(g/cm3) 铁块 1 铁块 2[来源 :学科网 ZXXK] 学生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和得到的 图象,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比较 : 铁块 1与铁块 2比较
过程. 这个环节主要落实的知识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质量相同,体积不同;体积相同,质量不同;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数据记录表二 水的体积变化和质量变化的关系 物质 质量 g 体积 cm3 水 100 水 200 水 300 数据记录表三 铁的体积变化和质量变化的关系 物质 质量 g 体积 cm3 铁( 1 块铁块) 铁( 2 块铁块) 铁( 3 块铁块)
等特点 ,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移动通信、小型摄像机等设备上。 并且完全不会造成污染。 我们在第一章的学习中认识了晶体 ,最初的光电池就是用硅的单晶体制造的 ,面积只能做到几十平方厘米。 近年来开发的多晶硅和非晶硅材料 ,能够制造出大面积的太阳能电池 ,发电的效率提高、成 本下降 ,1m3的面积可以提供 100多瓦的电力。 人造卫星离不开它,家庭生活中也可以使用它。 三、记忆合金 [来源 :Zxx]
.Co m] [生乙]这说明固态碘受热变成气态. [师]从热水中拿出,再放入凉水中观 察 [生甲]紫色的气不见了,试管壁上有黑色固态. [来源 :学科网 ZXXK] [生乙]这说明气态碘遇冷变成了固态. [生丙]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 [来源 :学科网 ZXXK] [生 丁]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 [来源 :Zx x k .Co m] [师]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回答的也很好.
:物质从 气 态 变成 液 态 的过程叫做液化。 气体液化过程要 放 热。 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 1)、 降 低 温度;( 2) 压 缩 体积。 举例说明: 降低温度可以使气体液化 压缩体积也可以使气体液化 三、反馈练习: 蒸发是在 ________温度下发生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在 _________温度下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蒸发是只在液体 _______发生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在液体
计好表格 ,细心观察 ,搜集所有信息 ,排除干扰 信息 ,实事求是 ,忠实记录数据。 增强实事求是的 科学 态度。 分析论证 点拨 :实验结束时对数据进行分析 ,看看是否存在什么规律或趋势 ,思考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 ,他们能不能支持你的猜想。 小组内部、小组之间分析论证 通过探究 ,可得到水的沸腾现象的特征。 培养 学生 归纳 总结 和逻辑表达能力。 评价交流 实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