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历史七下明朝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ppt课件2内容摘要:

金银香、沉香、黄蜡等。 (医药等) 锡兰(今斯里兰卡)和印度 ① 种茶技术 (农业) ②纺织技术 (手工业) ③可治疗疫病的刮痧法。 (医药) ① 佛教 (宗教) ②音乐及提线傀儡戏等表演艺术。 (艺术) 思考探究 扩大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使明朝和三十多个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 郑和下西洋比著名的欧洲航海家哥伦布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是世界杰出的航海家。 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 P67末段) 交流讨论 郑和下西洋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郑和远航体现中国人民酷爱和平的美德。 我们应当发扬郑和远航精神,继续实施对外开放政策,不断吸纳各国先进思想文化。 国力强盛,经济发达,才能在外交中掌握主动权。 团结协作的团队意识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迎难而上、吃苦耐劳、持之以恒等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 将“走出去”和“引进来”进行战略结合,积极主动加强与世界各国的联系与交流,扬长避短,有利国家发展。 (接下来学习第二目内容) 华侨对南洋的开发 第二目内容 疑问设置 师: 郑和下西洋 带着几许遗憾结束 了,但他的远航促进了华侨对南洋的开发。 那么,南洋的位置在哪里。 中国人早在什么时候就有人到南洋谋生了呢。 生: 东南亚地区,唐朝 (查看教材 P68) 师:唐朝时,武则天重用酷吏,滥杀无辜,为了避难,不少人逃到南洋。 之后,到南洋的中国人越来越多。 那么 , 华侨在南洋的分布情况如何呢。 华侨为开发南洋做出了什么贡献呢。 下面我们先看华侨的分布情况,再看他们对南洋开发所作的贡献。 明朝南洋华侨分布图 华侨对南洋开发的主要贡献 他们带去了国内先进的生产技术、工具和文化知识,在那里从事农业、手工业生产和商业活动,为南洋的开发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接下来学习第三目内容) 西方传教士的东来 第三目内容 自学内容 利玛窦简介 利玛窦( 1552— 1610), 意大利 传教士。 1582年(明万历十年)到达中国, 1610年 5月 11日卒于北京,终年 59岁。 在中国用中文编译有 《 几何原本 》 (与徐光启合译)、 《 乾坤体义 》 等数学和天文学著作;编绘多种世界地图, 推动了中国地理学的发展。 他还将 《 大学 》 、《 中庸 》 、 《 论语 》 、 《 孟子 》 等译为西文, 为中西科学文化的交流作出了贡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