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八上第17课全面内战的爆发ppt课件1内容摘要:
识图分析能力。 右图中晋冀鲁豫解放军越过黄河,直插大别山地区,威胁到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 由题干中的关键人物刘伯承可知这次战役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一个画面。 图中邓小平同志所 说的“大转折”,在当时具体 是指( ) 【 解析 】 选 C。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分析能力。 1947年,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挺进大别山,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10.( 2020 眉山中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急,延安 毛泽东先生勋鉴: 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能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 —— 蒋中正八月十四日 材料二 抗战胜利,日寇投降 „„ 乃奸匪竟 „„ 企图破坏统一以遂其割据之阴谋,若不速予剿除,不仅八年抗战前功尽失,且必贻害无穷 „„ 此次剿共为人民幸福之所系,务本以往抗战之精神,遵照中正所订剿共手本,督励所属,努力进剿,迅速完成任务 „„ 材料三 事实上,蒋介石甚至连再占领华南都有极大的困难 „„ 如果他不同共产党人及俄国人达成协议,他就休想进入东北 „„ 假如我们让日本人立即放下他们的武器 „„ 那么整个中国就会被共产党人拿过去 „„ 因此,我们便命令日本人守着他们的岗位和维持秩序,等到蒋介石的军队一到,日本军队便向他们投降 „„ 这种利用日本军队阻止共产党人的办法是国防部和国务院的联合决定而经我批准的。 —— 美国总统 《 杜鲁门回忆录 》 ( 1)根据材料一指出蒋介石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理由是什么。 ( 2)根据材料二指出蒋介石对中国共产党的真实态度是什么。 ( 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蒋介石当时玩弄反革命两手的主要原因,并从材料中找出依据。川教版八上第17课全面内战的爆发ppt课件1
相关推荐
2.不同点 (1)种植的农作物:半坡居民培植了世界上最早的粟,河姆 渡居民培植了世界上最早的水稻。 (2)建筑房屋:半坡居民居住的是半地穴式房屋,河姆渡居 民居住的是干栏式房屋。 (3)陶器制作的风格:半坡居民能制造色彩鲜丽的彩陶
张骞 汉武帝 公元前138年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公元前 119年,西汉对匈奴的战争已经取得重大胜利。 张骞再度出使西域,联络乌孙国,继续打击匈奴。 乌孙国因动乱无法与汉朝合作。 张骞让随行人员分头访问大宛、康居、大夏、安息等国,与许多国家结交。 张骞出使西域 第一次出使西域 第二次出使西域 任 务 出发时间 返回时间 结 果 成 效 联络 大月氏 与汉朝夹击匈奴 联络 乌孙 进攻匈奴 公元前
————《 汉书 董仲舒传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兴办太学 一、尊儒术兴太学 说一说 主持教学的人称为。 学生称作。 汉武帝的文治 长安 博士 “弟子员” “武帝施主父之册。 下推恩之令。 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 ” ————《 汉书 》 ◆ 材料中 “ 武帝 ” 指谁。 ◆ 武帝下 “ 推恩令 ” 主要解决什么问题。 ◆ “ 推恩令 ” 的内容是什么。 有何作用
八事变后,杭州市举行抗日救国大会。 当天大雨,参加大会的十万人在雨中站立数小时,悲壮激昂,精神抖擞。 杭州市举行抗日救国大会 九一八事变后出现的宣传抗日御侮的报刊杂志 东北抗日义勇军 是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自发的抗日武装力量的总称,没有统一的组织和指挥系统。 人数最多时( 1932年夏)达 30万人左右,活动地区几乎遍于整个东北。 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 辽西义勇军老梯子队在阵地上抵抗日军进攻
起义后,革命形势如何发展。 各省纷纷响应起义 清朝统治瓦解 二、中华民国的建立 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 1912年 1月 1日)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 1912年春) 临时政府的法令和措施 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概况: 资产阶级革命政权 时间: 总统: 国旗: 国都: 纪元: 1912年 1月 1日 孙中山 五色旗 南 京 公 历 性质: • 清明节,明明随父亲去扫墓
留一根枕木。 不留一座桥梁。 百团大战主要战绩表 战役时间 战斗次数 毙伤俘 日伪军人数 破坏 交通线 拔掉据点 3个半月 1800多次 4万多人 2020多 公里 近 3000个 影响 抗日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 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 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 望,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 心。 三、众志成城 代表人物 主要事迹 创作 《 黄河大合唱 》 ,鼓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