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同心,师生同行-初三下学期家长会内容摘要:
孩子良好的品行习惯,对孩子的道德品行、良好习惯的养成要从小抓起,从小事抓起。 对不良行为要及时地预防和矫治。 而常见的、多发的、容易诱发孩子犯罪的不良行为概括起来有 10种,它们是: 与品行不正的人交朋友;旷课、夜不归宿;携带管制刀具;吸烟;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偷窃或故意损害公共财物;参与赌博或变相赌博;观看、收听不良内容的音像制品读物;进入法律、法规规定的未成年人不适合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电子游戏厅 等。 读下面的例子: 前一段时间我看过中央电视台一篇新闻报道,题目是 《 双城的创伤 》 ,讲的是一个农村小学五年级学生,短期内连续有 6个孩子喝农药自杀,原因一是 父母与孩子交流太少 ,不知道孩子心理在想些什么,更重要的是孩子 受一些非法出版物,小画册,卡通动画,网络游戏的影响。 在网络游戏中,参与了游戏就好像身临其境,不知死了多少回,又活了多少回,所以孩子是不怕死的,记者问,曾自杀但经抢救复活的孩子,死亡是什么,孩子回答: 死亡便是睡着了,可以再活回来。 就像游戏,死亡了,可以再来一局。 要求: 所以希望家长: 监督学生课余上网吧、游戏室、看课外读物 等现象,要求学生在家 合理利用时间,坚决不看电视。 更要注意孩子 与哪些人交往 ,星期天除了做作业外的行为,及时发现苗头加以制止。 二、家长要多一些时间和耐心去和孩子交流。 孩子并不仅仅满足家长物质上的给与,学生需要的是和家长的真诚交流。 往往一个学生学习的动力来源与家长的期望,家长要经常性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学校表现情况,和学生共同制订学习目标。 家长要 更多一点的投入精力关心 学生的学习。 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管理,了解知道孩子什么时间该上学,什么时间放学,一天学习多长时间,完成没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这样,孩子感受到家长对其学习的关注,当然在学习上就会非常用功,努力把学习搞好。 • 有的家长总是说,工作太忙,我说,家长再忙,又是为了什么。 现在有许多的家长把精力用在为孩子攒钱,为孩子攒这个,为孩子攒哪。家校同心,师生同行-初三下学期家长会
相关推荐
单科年级进步生 化学 孙羚淇( 266名) 刘菲( 252名) 景沙柳( 250名) 李燕( 246名) 张旭东( 231名) 牛晨( 199名) 徐阳( 167名) 王明艺( 164名) 王磊( 160名) 韩梦曦( 154名) 马朝阳( 150名) 黄博( 139名) 张轶朝( 127名) 章帅( 126名) 于殊浩( 120名) 崔海强( 114名) 贺晨曦( 112名) 狄强( 89名)
张 敏 吴修强 廖雄方 邱云贵 李盛琼 刘 伟 王荣华 曹良彬 廖传健 刘 苹 廖龙方 钟培燕 马 星 李思斯 廖家文 廖 霞 林 涛 邓道娟 吴德君 廖强方 张媛媛 叶礼才 余传洪 李渝欢 曾正祺 张 俊 刘超琼 罗 俊 黄 丹 谢 璐 叶松建 语文平均分 ( 150)年级第一、全区第二;数学平均分 ( 150)年级第一、全区第一;英语平均分 ( 150)年级第二、全区第二
管你了。 你脑子出问题了,是不是。 你真不如 学习好。 嗯、嗯。 下次你就给我滚。 你写得太烂了。 问及父母伤害孩子最深的一件事时, 比较有代表性的回答 —— 冤枉我。 他们打架,说要问我要跟谁。 爸爸生气时骂我:我是你爸,我说什么你就得做什么。 爸爸把我的一个手工作品(游戏机或课外书)毁了。 家长的哪些细节(动作、表情、衣着)令孩子不满 —— 爸爸抽烟 乱扔垃圾 爸爸早上整理头发要半个小时
,使得农田数量锐减,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锐减,同时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土地开发 类别 水资源 土地资源 矿产资源 海洋资源 特点 总量丰富 分布不均 类型多样比例不当 分布广泛相对集中 条件优越类型丰富 问题 污染严重,淡水日趋紧张,浪费现象惊人 水土流失 沙化严重 森林减少 草原超载 乱采滥挖严重 破坏环境 浪费严重 过度捕捞 海洋污染 目前世界自然资源状况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期被当作数学教科书使用,后又传到阿拉伯和欧洲,被翻译成多种文字,产生了巨大影响。 地震的危害 •地震是世界上最凶恶的敌人 ,它所造成的直接灾害有: 建筑物的破坏,如房屋倒塌、桥梁断落等。 地面破坏,如地面裂缝、塌陷,喷水冒砂等。 山体等自然物的破坏,如山崩、滑坡等。 海啸、海底地震引起的巨大海浪冲上海岸,造成沿海地区的破坏。 512汶川地震 【 东汉 】 学以致用: 分组讨论: ①
B. as C. even if D. as if 49. A. helped B. allowed C. persuaded D. suggested 50. A. always B. never C. seldom D. almost 51. A. rather B. but C. for D. therefore 52. A. promise B. task C. belief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