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历史八下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ppt复习课件内容摘要:

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 《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 ,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农村工作的重要目标。 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农村初步建立的事件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参考答案 ]B[06年河南中考 ]第 8题 ( 2020广东广州) 6. 1956年某日上海 50万人冒雨集会,副市长兴奋地宣告: “ 我国资本主义最集中的城市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了。 ” 他如此激动是因为上海完成了( ) A.土地改革 B. “ 一五 ” 计划 C. “ 大跃进 ” D.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D 14( 2020年浙江宁波市).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右表信息,选择下列正确的说法 我国不同经济成份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年 份 1978 1997 2020 公有制( %) 35 非公有制( %) 65 ① 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越来越突出 ②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在我国经济舞台上,公有制经济不再唱主角了 ④改革开放是引起右表中经济成份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D 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 4分) ( 1)以 “ 三民主义 ” 为指导思想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 ( 2)以 “ 民主 ” 、 “ 科学 ” 为旗帜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 ( 3)中国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 —— ( 4)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 —— [参考答案 ] ( 1)辛亥革命( 1分)( 2)新文化运动( 1分)( 3)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 1分)( 4)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或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1分) [08吉林学业 ]第 12题 近代以来,独立、民主和富强一直是中国人民不懈的追求,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2分) ( 1)从 1840年开始,西方列强屡屡发动侵略战争,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请写出此前清政府此前的对外政策。 ( 1分)简述中英 《 南京条约 》 的主要内容。 ( 2分) ( 2)面对中华民族的危难,孙中山和毛泽东先后领导了中国民主革命。 读材料后回答: 材料一: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 材料二:(中国)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的国家,而是一个半殖民地的半封建的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而受封建制度压迫;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 …… 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 …… 不是先占城市后取农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毛泽东 ① 材料一主张的 “ 政治革命 ” 表现为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 2分)该书孙中山领导民主革命取得的主要成果。 ( 1分) ②材料二认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 1分)国民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怎样的中国革命道路。 ( 2分) ( 3)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 试结合 1949—1956年的史实,列举新中国在政治、经济和外交上取得的重大成就。 (各举一例)( 3分) [参考答案 ] (1)政策:闭关锁国。 ( 1分)内容: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赔款 2100万银元。 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英国商人进出口贷物缴纳的税款 ,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任意 2点 2分 ) (2) ① 辛亥革命。 ( 2分)建立中华民国、颁布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移风易俗等。 (任意 1点 1分)②反帝反封建或独立、民主、( 1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或工农武装割据。 ( 2分) ( 3)政治上:召开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确立三大政治制度等;经济上:土地改革或颁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 ,废除封建土地剥削制度;进行 “ 三大改造 ” ,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行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等,奠定了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初步基础。 外交上: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社会产生深远影响;参加万隆会议,提出 “ 求同存异 ” 方针,推动会议取得圆满成功等。 (每个方面任意 1点 1分,共 3分) [09连云港中考 ]第 36题 探索中的 良好 开端 探索中 的 失误 经济建设 成就 中共八大 (1956) 全面调整(1961) 主要成就 英雄模范 总路线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 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 三年自然灾害 苏联政府背信弃义 19591961年经济困难 雷锋 焦裕禄 邓稼先 王进喜 党的好干部 两弹元勋 铁人 人民的好战士 ( ) 电影 《 活着 》 中有这样一个场景: 20世纪 50年代末,一个小孩找出父亲用的包 着铁皮的箱子要交给街道干部用来炼钢。 这个场景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建国初的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 “ 大跃进 ” 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C ( 2020江苏泰州) 11. 1956年对中国人民来说是 “ 非同寻常的一年 ”。 在这一年,新中国取得的主要成就有( ) ① “ 大跃进 ” 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发动起来 ②基本完成三大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 ③中共八大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取得了重要成果 ④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 东方红 1号 ”发射成功 A.①④ B.①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