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九年级111熔点与沸点ppt课件4内容摘要:
在寒冷季节的清晨,草叶上、土块上常常会覆盖着一层霜的结晶。 它们在初升起的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待太阳升高后就融化了。 人们常常把这种现象叫 下霜。 翻翻日历,每年 10月下旬,总有 霜降 这个节气。 我们看到过降雪,也看到过降雨,可是谁也没有看到过降霜。 其实,霜不是从天空降下来的,而是在近地面层的空气里形成的。 霜是一种白色的冰晶,多形成于夜间。 少数情况下,在日落以前太阳斜照的时候也能开始形成。 通常,日出后不久霜就融化了。 但是在天气严寒的时候或者在背阴的地方,霜也能终日不消。 霜本身对植物既没有害处,也没有益处。 通常人们所说的 霜害 ,实际上是在形成霜的同时产生的 冻害。 霜的形成不仅和当时的天气条件有关,而且与所附着的物体的属性也有关。 当物体表面的温度很低,而物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温度却比较高,那么在空气和物体表面之间有一个温度差,如果物体表面与空气之间的温度差主要是由物体表面辐射冷却造成的,则在较暖的空气和较冷的物体表面相接触时空气就会冷却,达到水汽过饱和的时候多余的水汽就会析出。 如果温度在 0176。 C以下,则多余的水汽就在物体表面上凝华为冰晶,这就是霜。 因此霜总是在有利于物体表面辐射冷却的天气条件下形成。 另外,云对地面物体夜间的辐射冷却是有妨碍的,天空有云不利于霜的形成,因此,霜大都出现在晴朗的夜晚,也就是地面辐射冷却强烈的时候。 此外,风对于霜的形成也有影响。 有微风的时候,空气缓慢地流过冷物体表面,不断地供应着水汽,有利于霜的形成。 但是,风大的时候,由于空气流动得很快,接触冷物体表面的时间太短,同时风大的时候,上下层的空气容易互相混合,不利于温度降低,从而也会妨碍霜的形成。 大致说来,当风速达到 3级或 3级以上时,霜就不容易形成了。 因此,霜一般形成在寒冷季节里晴朗、微风或无风的夜晚。 霜的形成,不仅和上述天气条件有关,而且和地面物体的属性有关。 霜是在辐射冷却的物体表面上形成的,所以物体表面越容易辐射散热并迅速冷却,在它上面就越容易形成霜。 同类物体,在同样条件下,假如质量相同,其内部含有的热量也就相同。 如果夜间它们同时辐射散热,那末,在同一时间内表面积较大的物体散热较多,冷却得较快,在它上面就更容易有霜形成。 这就是说,一种物体,如果与其质量相比,表面积相对大的,那么在它上面就容易形成霜。 草叶很轻,表面积却较大,所以草叶上就容易形成霜。 另外,物体表面粗糙的,要比表面光滑的更有利于辐射散热,所以在表面粗糙的物体上更容易形成霜,如土。沪科版物理九年级111熔点与沸点ppt课件4
相关推荐
、水晶、石英、明矾、萘、各种金属等 非晶体:原子排列无规则,无固定熔点。 如: 松香、石蜡、玻璃、塑料、沥青等 熔化:物体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晶体开始熔化时的温度称为熔点。 汽化:物体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 沸腾 蒸发 思考:蒸发与沸腾有何区别。 有何联系。 沸
危害 发生赤潮的海区的生态系统由于赤潮而遭到破坏。 其危害主要有:①赤潮生物大量繁殖,覆盖海面,或附着在鱼类的鳃上,它们呼吸困难。 ②赤潮生物在生长繁殖的代谢过程和死亡的赤潮生物被微生物分解等过程中,消耗了海水中的溶解氧,使海水严重缺氧,鱼、贝窒息而死;赤潮生物的死亡,促使细菌大量繁殖,有些细菌能产生有毒物质。 ③有些赤潮生物体内及其代谢产物含有生物毒素,引起鱼、贝中毒病变或死亡。
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就越剧烈 分子动能就越大 . 思考 :内能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呢 ? 想一想 结论 :内能的大小跟物体的温度有关 . 思考 :改变物体的温度有哪些方法呢 ? (吸热或放热 ) .(摩擦生热、压缩气体做功等) . 内能增加 温度升高 温度降低 内能减少 讨论 :热传递改变内能的 实质 是什么 ? 内能发生转移 高温物体 低温物体 转移到 (不同物体之间 ) 高温部分 低温部分
像冰变水那样,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 熔化。 晶体的熔化实验 熔点: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 ,晶体开始熔化时的温度是 熔点。 保持不变 温度高于熔点 ,物质呈液态。 温度低于熔点 ,物质呈固态。 温度等于熔点 ,物质呈固态、呈液态或呈固态与液态共存。 熔化条件 :。 晶体的熔点表 : 晶体与非晶体熔化比较 区别: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二、 水的沸点 给水加热
是通电导体受力方向。 返回 N S 磁场 手形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电流 左手定则 伸开左手,使大拇指跟其余四个手指垂直,并且都跟手掌在同一平面内,把左手放入磁场中,让磁感线垂直穿过手心,使四个手指所指方向为电流方向。 那么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通电导体受力方向。 返回 S N 磁场 手形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电流 左手定则 伸开左手,使大拇指跟其余四个手指垂直,并且都跟手掌在同一平面内
(填变化或不变) 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 3V不变,分别选用 5Ω,10Ω,15Ω三个不同电阻 ,实验, 记录通过电阻的电流。 s R A V —— 15 3 V 3 - 15 - 3 A - 3 V A —— 15 3 V 3 - 15 - 3 A - 3 V A —— 15 3 V 3 - 15 - 3 A - 3 V A 表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