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311统计活动:随机选取数字2篇内容摘要:
以很清楚地表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 折线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结起来 .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 条形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条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条形统计图 的特点是便于看出和比较各种数量的多少 . 典型例题 【例 1】为了了解中学生身体发育情况,对某中学 60名同龄女学生作了下面的统计活动 . ( 1)调查者事先做好问卷。 请你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自己的身高 . ___________cm ( 2)给每个调查者发放 问卷,并进行回收。 ( 3)对所有调查数据进行汇总 . 表 1- 3 为了了解中学生的身体发育情况,对某中学同年龄的 60名女学生的身高进行了测量,结果如下(单位 :cm) : 167 154 159 166 169 159 156 166 162 158 159 156 166 160 164 160 157 156 157 161 158 158 153 158 164 158 163 158 153 157 162 162 159 154 165 166 157 151 146 151 158 160 165 158 163 163 162 161 154 165 162 162 159 157 159 149 164 168 159 153 根据我们的调查目的对 数据进行分析 .下面我们讨论几个问题 . ( 1)计算她们的平均身高。 ( 2)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 3)统计这 60名女学生的身高数据在各个小范围内所占比的大小。 ( 4)研究这 60名女学生的身高离散程度 . 解:( 1)容易发现,学生身高都在 160 cm左右,于是将上面各数据同时减去 160,转而计算一组数值较小的新数据的平均数 . 将上面各数据同时减去 160,得到的一组新数据是 7 - 6 - 1 6 9 - 1 - 4 6 2 - 2 - 1 - 4 6 0 4 0 - 3 - 4 - 3 1 - 2 - 2 - 7 - 2 4 - 2 3 - 2 - 7 - 3 2 2 - 1 - 6 5 6 - 3 - 9 - 14 - 9 - 2 0 5 - 2 3 3 2 1 - 6 5 2 2 - 1 - 3 - 1 - 1 1 4 8 - 1 - 7 计算这组新数据的平均数得 x =601 [ 7+(- 6) +(- 1) +„ +(- 7)] = 6034 ≈- . 于是求 得平均数应该是 x =x +160≈ 159( cm) . ( 2) 上面身高最大值为 169 c。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311统计活动:随机选取数字2篇
相关推荐
, , ,DD Dd dD dd,其中只有第四种表现为矮茎,故第二 子代为高茎的概率为 3 答:第二子代为高茎的概率为 . 思考:第三代高茎的概率呢。 2.练习: 课本 97 页练习 1,2,3 五、回顾小结 : 1. 古典 概型、等可能事件的概念; 2. 古典概型求解――枚举法(枚举要按一定的规律); 六、 课外作业: 课本 第 97 页习题 第 6 题 古典概型(2) 教学目标 (
形的对称性;第二、注意图形的特殊性和一般性关系. ,注意无理方程的两次移项、平方整理. 的意义:第一、便于写出椭圆的标准方程;第二、 的关系有明显的几何意义. :写出焦点在 轴上,中心在原点的椭圆的标准方程 . 【举例应用】 例 1 已知椭圆两个焦点的坐标分别是 , ,并且经过点 ,求它的标准方程. 分析 :由椭圆的标准方程的定义及给出的条件,容易求出 .引导学生用其他方法 来解.
代 y 这三个方面来研究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发生变化没有,从而得到双曲线是以 x 轴和 y 轴为对称轴,原点为对称中心; ③顶点:圆锥曲线的顶点的统一定义,即圆锥曲线的对称轴与圆锥曲线的交点叫做圆锥曲线的顶点.因此双曲线有两个顶点,由于双曲线的对称轴有实虚之分,焦点所在的对称轴叫做实轴,焦点不在的对称轴叫做虚轴; ④渐近线:直线 byxa 叫做 双曲线 221xyab的渐近线; ⑤离心率:
二、宽以待人要为他人着想,学会换位思考 活动一:观点碰撞 师:老师课前调查了,我们班多数同学都曾经与自己的小伙伴发生过矛盾,很多同学能较快处理好矛盾,与小伙伴重归于好,但也有部分同学的问题至今还没有解决,今 天这些同学请老师把他们的问题写在卡上了,同学们愿不愿意帮助他们。 (教师请每个组选一个代表抽取卡片,然后小组共同讨论事情发生的原因和最佳解决办法。 ) (教师出示案例: ,在一次体育课上
( 2) 我们 每个人的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社会 , 都有一个社会化的过程。 社会的稳定发展和进步也为每个社会成员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和良好的环境。 2. 如何理解人的社会化。 点拨: 人的社会化就 是人融入社会的过程 , 可从概念 、 意 义等方面理解。 概括: ( 1) 简而言之 , 社会化就是个体适应 、 融入社会 , 服务和贡献社会的过程。 ( 2)
么。 【 探究释疑 】 你认为怎样的班集体才是一个好 的班集体。 应该如何创建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呢。 【 巩固提升 】 选择题 1 创建一个良好班集体,首先需要我们( ) A团 结友爱 互帮 互助 B有共同的奋斗目标 C有严明的纪律 [ 2 新学年,刘强成为班里的 新生,班主任与同学门提出:要把本班建成英华中学最优秀 的班级。 “ 把本班建成英华中学最优秀的班级 ” 是( ) A全校同学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