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通机电集团质量手册辅导教材(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中国最大的管 理资源中心 第 20 页 共 36 页 内部审核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 ○ ○ ○ ★ ○ ○ ○ ○ ○ ○ ○ ○ ○ ○ ○ ○ ★ ○ ○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 ○ ○ ○ ○ ○ ○ ★ ○ ○ 不合格品控制 ○ ○ ○ ○ ○ ○ ○ ○ ★ ○ ○ 数据分析 ○ ○ ○ ★ ★ ○ ○ ★ ○ ★ ○ ○ ○ ★ ★ ○ ○ 持续改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纠正措施 ○ ○ ○ ○ ★ ○ ○ ○ ○ ○ ○ ○ ○ ○ ○ ○ ★ ○ ○ 预防措施 ○ ○ ○ ○ ★ ○ ○ ○ ○ ○ ○ ○ ○ ○ ○ ○ ★ ○ ○ 注: ★ 主要职责, ○ 相关职责。 通过培训、阅读文件等方式,让员工明确自己的职责、权限以及与其他部门(岗位)之间的关系,以保证全体员工各司其职,相互配合。 管理者代表 见《任命书》 内部沟通 公司内部沟通一般有: 会议形式 —— 部门例会,分析、研讨会,员工大会等; 交谈形式 —— 同事之间 /上下级之间的个别交谈; 文件形式 — — 质量信息反馈单,合同、文件更改单等各类标准格式文件的传递; 网络形式 —— 利用 OA 办公自动化系统和发送邮件等方法。 管理评审 目的和范围: —— 本手册要求按规定的时间间隔针对具体问题进行策划并评审质量管理体系,以确保其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使之得以持续改进。 —— 适用于本公司各管理体系的策划和管理评审。 职责: a) 总裁 /执行总裁负责主持管理体系的策划和管理评审。 b) 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体系的策划和管理评审的计划及评审的准备过程。 c) 品质管理部负责组织管理评审的输入、对管理评审会议进行记 录,整理成为管理评审的输出,并保存评审结果的记录。 d) 公司各部门 /企业负责收集和提供关于管理评审的输入资料,并负责贯彻落实 中国最大的管 理资源中心 第 21 页 共 36 页 体系策划和管理评审输出的决定以及持续改进的要求。 总则 总裁 /执行总裁按照 《管理评审程序》 规定的时间间隔,主持管理评审。 评审应包括对评价管理体系的改进机会和变更需求的策划 ,包括方针和目标。 公司应保持管理评审记录。 评审输入 管理评审输入应包括与以下方面有关的内容: a) 审核结果,包括第一方、第二方、第三方管理体系审核等的结果; b) 顾客反馈,包括满意程度的测量结果、与顾客沟通的结果和相关方的意见等; c) 过程的业绩和产品的符合性,包括过程、产品测量和监控的结果; d) 预防和纠正措施的状况,包括对内部审核和日常发现的不合格项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及其有效性的监控结果; e) 以往管理评审的跟踪措施及有效性; f) 可能影响管理体系的各种变化,包括内外环境的变化,如法律法规的变化,新 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开发等。 g) 管理体系运行状况及其策划,应包括方针和目 标的适宜性和有效性以及改进的建议等。 评审输出 管理评审的输出包括以下方面的有关决定和措施: a) 管理体系策划及其过程有效性改进的决策; b) 与顾客要求有关的产品的改进; c) 资源需求等。 评审会议结束后,由品质管理部根据管理评审输出的要求进行总结,编写《管理评审报告》包括改进计划,经管理者代表审核,交总裁批准,连同《纠正(预防)措施表》发至相关责任部门执行。 本次管理评审的输出可以作为下次管理评审的输入。 品质管理部根据有关改进工作的规定,对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跟踪 验证。 6 资源管理 资源提供 中国最大的管 理资源中心 第 22 页 共 36 页 目的和范围: —— 本手册确定并提供保持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持续改进及增强顾客满意所需要的资源。 —— 适用于公司的资源配置与管理。 职责: a) 总裁室负责确定并提供必要的、充分的资源; b) 财务部负责新产品开发试制、环境和安全设施改进等资金的提供和保证。 c) 办公室负责公司支持性服务、设施及工作环境的提供和管理。 d) 信息部门负责公司信息资源的提供和归口管理。 e) 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力资源的配备、管理和培训。 f) 公司和企业共 同负责资源的管理 ,分别向总部和企业提供生产所需的相关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 g) 各相关部门负责对资源的使用、管理和控制。 公司应确定并提供以下方面所需要的资源,并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 a) 实施、保持质量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所需要的资源; b) 为增强顾客满意所需要的资源。 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分别由公司和企业的人力资源、行政、技术等部门进行归口管理,定期测评资源的提供是否适宜。 执行 《企业管理标准汇编》 中相关规定。 人力资源 目的和 范围: —— 本手 册对人力资源提出要求,确保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人员能胜任本职工作。 —— 适用于各管理体系人力资源的配置、培训和管理。 职责: a) 人力资源部负责公司总部人力资源的配置与管理。 并负责公司内员工能力、意识的培训工作;各企业在人力资源部的指导和协助下负责本企业人力资源的配置、管理与培训。 b) 人力资源部负责编制公司各部门经理的《岗位任职要求》;负责编制《公司年度培训计划》并监督实施;负责组织培训及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负责员工上岗前的基础教育。 中国最大的管 理资源中心 第 23 页 共 36 页 c) 公司各部门和企业负责编制本部门员工《岗位人员任职要求 》 ,并负责本单位员工的岗位技能培训。 d) 管理者代表负责批准公司各部门员工的《岗位人员任职要求》。 e) 总裁负责批准《公司年度培训计划》和各部门经理的《岗位任职要求》。 f) 各企业可参照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程序》结合自身实际,制订出有关支持性管理规定。 总则 公司制定并执行 《人力资源管理程序》 , 确保所有与质量有关的员工都能掌握与从事工作有关的知识和技能,实现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和达到质量目标的要求。 能力、意识和培训 根据实际要求 ,公司 制订《岗位人员任职要求》用以: a) 确定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工作的人员所必要的能力;并提供培训或采取其它措施以满足这些需求; b) 评价采取措施的有效性; c) 确保员工认识到所从事活动的相关性和重要性以及如何为实现质量目标做出贡献; d) 保持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的适当记录。 基础设施 目的和范围: —— 本手册规定了配备必要的基础设施,确保产品符合规定要求。 —— 适用于公司基础设施的建立和管理。 职责: a) 办公室负责 基础设施的建设、配置和管理。 b) 技术开发中心负责根据产品质量特性的要求,提出和确定对 基础设施 的要求,并 负责生产设备的归口管理。 c) 品质管理部负责监视和测量装置的归口管理。 d) 信息部门负责计算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的管理。 e) 企业负责本企业基础设施的完善、维护和管理。 中国最大的管 理资源中心 第 24 页 共 36 页 公司应确定提供并维护为达到产品符合要求所需的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主要包括 : a) 建筑物、工作场所和相关的设施; b) 过程设备 (硬件和软件 ); c) 支 持性服务 (如运输或通讯 )。 公司制定并执行例如 《设备管理规定》、《固定资产管理规定》 等基础设施管理的规章制度,用以控制 基础设施的建设或申购、使用、维护和保养。 各职能部门应按照相关管理标准或制度建立各类 基础设施的台帐,制定操作规程、维修计划等,并对设施是否完好进行定期评价。 工作环境 目的和范围: —— 本手册规定配备必要和适宜的工作环境,以保证产品符合规定要求。 —— 适用于公司对工作环境的建立和管理。 职责: a) 办公室负责公司工作环境的统一归口管理。 b) 企业负责本企业工作环境的保持和维护管理。 ,确定并管理为达到这些产品符合要求所需的工作环境。 办公室、各相关部门和企业 ,确定为达到产品符合要求所需的工作环境中人的因素和物理因素,对工作现场设备的定置、环境卫生、员工着装等方面进行管理和控制。 具体各项管理执行 《定置管理规定》、《环境卫生管理规定》 等相关管理制度和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程序》 中相关文件。 7 产品实现 产品实现的策划 目的和范围: —— 本手册规定了策划与开发产品实现所需的过程。 对特定的产品、项目或合同规定专门的质量措施、资源和活动顺序,与质量管理体系其他过程的要求相保持一致,确保将顾客的要求转化为顾客满意的产品。 中国最大的管 理资源中心 第 25 页 共 36 页 —— 适用于公司 范围内对特定产品 /项目或合同的有关过程的策划及质量计划的编制、实施和控制。 职责: a) 销售中心和国际贸易部负责识别顾客对特定产品 /项目或合同要求的识别,并将要求提交技术开发中心和相关企业评审。 b) 技术开发中心协助企业做好产品实现过程的策划,协助企业编制产品实现过程的质量计划。 c) 企业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产品实现过程的策划,并审核质量计划,企业总经理负责批准质量计划;企业各部门负责编制质量分计划,由各分管负责人审批;重大的质量计划由公司总工程师审核,总裁负责批准。 d) 公司各部门和企业分别负责与本 单位相关的质量计划内容的实施。 e) 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对质量计划实施情况进行跟踪验证,分管副总负责对质量计划实施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公司制定并执行 《产品实现策划程序》 ,组织策划和开发产品实现所需的过程,产品实现的策划应与质量管理体系其他过程的要求相一致。 在对产品实现过程进行策划时,公司应确定以下方面的适当内容: a) 产品的质量目标和要求; b) 针对产品确定过程文件和资源的要求; c) 产品所要求的验证、确认、监视、检验和试验活动以及产品接收准则; d) 为实现过程及其产品满 足要求,提供证据所需的记录。 策划的输出应形成文件。 输出形式应适合公司的运作方式。 本公司针对特定产品、项目或合同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和资源做出规定,形成质量计划,并予以实施。 与顾客有关的过程 目的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