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向心力2内容摘要:
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 2.理解向心力的来源,并能用来进行计算。 【方法指导】 自主学习、交流讨论、自主归纳、练习 【合作探究】 1 . 变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引导 1 : 匀 速圆周运动向心力的来源 引导2:变速圆周运动向心力的来源 ( 1) 做 变 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一定有加速度吗。 为什么。 ( 2) 做 变 速圆周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有什么特点。 写出向心加速度的公式。 ( 3) 做 变 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力有什么特点。 受力的方向和大小如何确定。 (阅读教材P 24页) 结论:径向力 Fn:只改变速度的方向; 切向力 Ft:只改变速度的大小。 【巩固练习】 一辆汽车在水平公路上转弯,沿曲线由M向N行驶,速度逐渐减小.图 中 A、 B、 C、 D分别画出了汽车转弯时所受合力F的四种方向,你认为正 确的是哪个 ( ) 2. 向心力公式的应用 【例】一根原长 L= 的轻弹簧,一端挂质量 m= 的小球,以另一端为圆心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圆周运动,角速度 w=10rad/s。 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 k=1。10向心力2
相关推荐
二、探 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做一做 使用杆秤称不同个数的水果,怎样调节才能使杆秤保持静止。 当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静止时,我们就说杠杆 平衡 了。 想一想 根据刚才的活动,你认为,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我的猜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做一做 利用提供的器材
3分别表示电路中 0、 3 各点的电势,用 U0 U1 U2 U03分别表示 0与 1与 2与 0与 3的电势差。 引导学生推导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学生阅读教材,进行推导: ( 1)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 即 U01+ U12+ U23= U03 ( 2)并联电路的总电压与各支路电压相等。 用 U U U3代表图 - 2中三个电阻两端的电压 ,即 U1=
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并联电路。 ( 2)电路图: ( 3)电路特点:电流没有分开的部分叫干路,电流分开的部分叫支路,每条支路各自与干路组成电流 的通路。 识别电路串联、并联的方法: 方法一:分析电路中元件的连接方法,逐个顺次连接的是串联,并列接在电路两点的是并联。 方法二:看电流的流向。 从电源正极开始,沿电路向前移动,如果电路不分叉,电流依 次通过所有的用电器,达到电源的负极,这些用电器是串联。
(环节、措施) 学生活动 (自主参与、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课前准备 探究活动 22yx 352 nn nmnm 44 计算下列各式: ( 1) 22 xx ( 2) aa 3131 ( 3) yxyx 55 观察以上算式及其运算结果,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猜一猜: baba -
只是速度相同。 课堂训练 : 1. 关于直线运动的位移、速度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 时间图象是一条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 B、 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时间图象是一条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 C、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 时间图象是一条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 D、 非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 时间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2. 甲、乙两物体的 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面积 S,高 h,由此如何计算切割前的锥体的高。 → 如何计算台体的体积。 39。 xsxh s 39。 39。 hsx ss 39。 11)33V S h x S x 台 ( 39。 1 1 13 3 3Sh Sx S x 39。 11()33Sh S S x 39。 39。 39。 11 ()33 hsS h S S ss 39。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