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春西师大版数学四下41认识三角形4内容摘要:
5根同样长的小棒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呢。 2. 教学例 4 (探索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 ( 1) 要求: 4人一组开展量、算等操作活动,讨论三角形三边存在怎样 的关系。 ①每个人任意画一个三角形,并量出每条边的长。 (可用 mm 作单位) ② 4 人依次把自己所画三角形的各边长记录在下表中。 ③计算并填空。 三角形( 1)三角形( 2)三角形( 3)三角形( 4)每边长任意两边之和 与第三边比较 ( 2) 讨论。 ①结合量、计算、比较,你有什么发现。 (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②解释为什么用 4 根同样长的小棒围不成一个三角形。 而用 3根, 5根同样长的小棒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呢。 ③ 3 根小棒的长分别是 10 cm、 4 cm 和 18 cm,用它们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 为什么。 三.巩固练习 1. 课 堂活动第 1题。 (注意:答案不止一种) 学生在练习中发现任意两边之和等于或小于第三边,就可以肯定这 3条边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2.练习十一第 1~3 题。 四、总结 教师:你这节课学到了什么重要的数学知识。 采取了哪些方法学到的。 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五.作业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下)第 55~58 页例 5,课堂活动第 2 题,练习十一第 4~ 8题和思考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三角形内角和等于 180176。 的过程,体验用猜想、验证等活动探索数学规律的方法。 2.通过猜想、验证了解“三角形内角和等于 180176。 ”,并能根据这个结论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乐于探究、乐于实验的科学精神,感受实验操作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在操作中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 180176。 ;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都等于 180176。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剪刀、 6个大小不同的三角形。 (纸做的) 【教学流程】 一、激趣引入 1. 创设情景 ( 1)“啪 —— ”的一声响起,学校花架上的一块三角形玻璃被突然飞来的小 球击碎了,一下子围上了许多同学。 小勇看着地上的碎玻璃着急地说:“是我不小心打碎的,我想 赶紧配上一块,可是,玻。20xx春西师大版数学四下41认识三角形4
相关推荐
书) 5.练习 :第 62 页第 1 题。 三、课堂活动 第 61 页课堂活动第 1 题。 四、巩固练习 1.第 62 页第 2 题:按要求在方格上画出三角形。 2. 判断。 ( 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 ) ( 2)有一个角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 ) ( 3)钝角三角形只有一个角是钝角。 ( ) ( 4)直角三角形中可能有两个直角。 ( ) (
方形、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 师:这里面没有我们想要的梯形,同学们能不能想办法从这些图形里面(只剪一刀)变出梯形呢。 请同学们先自己想一想、试一试,然后进行小组交流。 你们是 怎样做的。 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汇报。 (学生们交流剪的方法、感知梯形的特征) 从刚才的操作中你知道了梯形的哪些知识。 仔细观察 学生独立思考、操作后小组交流、讨论。 全班交流,汇报。 生 1:我认为梯形与平行四边形有不同……
4)全班汇总意见,明确制图方法。 ( 5)学生在书上独立尝试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 ( 6)把学生制作的优秀统计图在全班展示学习,并请学生说明自己在制图过程中注意了什么问题。 三、巩固练习 1 2题教师:刚才同学们的统计图画的很漂亮,不过是书上有提示,所以我们很快 就知道这样制作这样的统计图,现在没有任何提示,你还能制作统计图吗。 ( 1) 出示课堂活动第 2题的统计表
小棒摆三角形 动手操作: 1. 3 根( ) 2. 5 根( ) 3. 4 根( ) 4. 自由选数摆 (二)教学教材第( 55 页)例 4 1. 量一量 ( 1)量出课本 50 页中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并将三角形各边的长度填入课本的表中。 ( 2)全班共同核对。 2. 算一算,议一议。 三角形的两边之和与第三边比较,你有什么发现。 3
教师:如果用 a、 b表示两个数,这个规律可怎样表示呢。 ( a b=b a) 2 2 出示例 2情景图,口述数学信息和解决的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解答。 然后在小组中交流解题思路和方法。 全班汇报,教师板书。 ( 8 24) 68( 24 6)= 192 6= 8 144= 1152 (户)= 1152 (户) 学生对这两种算法进行观察、比较,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板书: ( 8 24)
的情况一一板书出来让学生讨论,同时注意引导得出“整除”来) ( 3)教师小结出整除的意义。 像 6247。 2=3, 0247。 9= 0„„这些除法算式都没有余数。 6247。 2= 3我们就说 6能被 2整除,或者说 2能整除 6。 (让学生齐读书第 13页) 再让学生尝试说说: 250247。 50= , 26247。 13=,谁能被谁整除。 ( 4)再次引导学生讨论:在表示一个数能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