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春西师大版数学二下2毫米的认识1内容摘要:
少小格) 根据学生汇报,引导分析、概括出 1厘米 =10毫米。 练习: 2厘米 =()毫米 8厘米 =()毫米()厘米 =50毫米 60毫米 =()厘米 ( 5)介绍字母表示毫米。 提问:千米用什么字母表示。 米呢。 厘米呢。 猜一猜,毫米用什么字母表示。 教师指出:国际上规定用 “mm” 表示毫米, 1毫米可以写成 1 mm,那么 1厘米 =10毫米可以写成 1 cm=10 mm。 (板书 写出) 尝试:你能用字母表示 2毫米、 3毫米、 7毫米、 10毫米、 43毫米吗。 学生独立尝试,全班展示。 2 实践活动,感受 1毫米的长度 ( 1)猜一猜,桌上什么物体的厚度大约是 1毫米。 ( 2)量一量,身份证的厚度究竟是不是 1毫米。20xx春西师大版数学二下2毫米的认识1
相关推荐
表格第 3栏。 教师:每个小格有多长呢。 有的学生可能说出 “1毫米 ”,教师马上追问 “你们怎么知道每小格的长度是 1毫米的。 ” 学生:我是 …… 教师小结:你真是善于学习的好孩子。 是的, 1厘米中间的每一小格的长度就是 1毫米。 ( 2)学生活动:让孩子们在直尺上找出 1毫米,并与同桌交流。 教师:通过观察直尺,我们知道 1厘米中间有 10个小格,每一小格是 1毫米,那么毫米和厘米之间有
00+200=400, 20+60=80, 400+80=480。 学生 3: 200+260=460, 460+20=480。 学生 4: 220+200=420, 420+60=480。 学生 5:我是用竖式计算的:。 (有的学生从个位算起,有的学生可能从百位算起,都可以)„„ 教师:小朋友真了不起,不仅用多种口算方法算出了这道题的得数,而且还请了竖式来帮忙
介绍一下) 你最喜欢哪个项目呢。 (学生说一说) 如果想统计一下班上同学喜欢各种项目的人数,你有什么好办法呢。 孩子们想的方法都很不错,那用我们今天学习的画勾或画正字的方法可以吗。 下面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首先请大家拿出桌上的这张纸条,每人先选一个最喜欢的项目,把它写在纸上,为了节省时间我们用“ 1”表示往返钻圈接力,“ 2”表示搬运接力,“ 3”表示拍球比赛,“ 4”表示两人三足游戏。
,有步行的,有骑自行车的,有坐公交车的,还有父母开车接送的。 人步行每小时可以走 5千米,骑自行车每小时可行 15千米,坐公交车每小时可以行 40千米。 你们能估计一下从自己家到学校有多少千米吗。 ( 2)实际感受 1千米。 到操场上量出 100米的距离,让学生仔细观察一下。 并让学生按一般的步行速度实际走一走,所需时间大约是 1分十几秒。 (注:这个教学环节也可以放到课前进行)。 然后告诉学生
学生:还有 小青、小洋、小李、小吴 他们都在我的前面。 教师:当然,我们这里说的前面是正前面,侧着看到的小朋友就不是正前方了,这个方向是什么方向呢。 这个问题我们以后再学习。 你的前面不止一个小朋友,你的后面也不止一个小朋友,你能说一说你后面有哪些小朋友吗。 学生回答略。 教师:小朋友能在教室里认识前后了,下面我们还是到大街上去,看看在大街上怎样辨认前和后。 多媒体课件出示例 1的情景图
黑板上写出 39。 教师:如果不看书上的表格,你知道 39的左面是哪一个数吗。 右面、上面和下面呢。 要求学生根据刚才发现的规律说出: 39的左面是 38,右面是 40,上面是 29,下面是49。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教师:看来同学们已经掌握了这些规律,不过在这个表格里还藏着一个很重要的规律。 刚才我们在按顺序从 1数到 100时,你能发现哪些数小,哪些数大吗。 根据教师的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