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粤教版语文选修第5课山水田园诗四首内容摘要:
、山、天便是孪生兄弟,其共同点就是“高”。 终南山高耸入云,山脚、山腰有无积雪,在六十里外的 长安是看不到的,遥遥望去,只见与云平齐的山头上积雪浮动。 这里的“浮”字令人拍案叫绝,分明是静止的积雪,着一“浮”字便具有强烈的动感。 后二句中, 作者望终南积雪于何时,尚未交待,不是忘却,而是时机未到,第三句 “ 林表明霁色 ” , 更是巧上增巧,轻松简捷地点出了望雪的时间。 雪后初晴,林梢的日光和积雪的反光相辉映,一片明亮 ,肯定十分鲜明耀眼,这层意思可以用 “ 城中增暮寒 ” 来应证 ,俗语说 “ 下雪不冷化雪冷 ” ,又临黄昏, “ 日暮天寒 ” 非常自然。 可见结句写实之妙,结得确实 “ 意尽 ”。 3.鉴赏要点 这首诗炼字精准。 “ 浮 ” : 积雪是不可能 “ 浮 ” 在云端的,那么只能是终南山顶高耸入云,突出于云端之上;且云在山腰缭绕飘动,而高出云端的积雪又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望去才好似漂浮在云端之上。 “ 霁 ” 、 “ 明 ” :霁,指雨雪初停后的阳光。 明,此处用为动词,染亮。 诗说 “ 林表 ”之上有阳光,而不说林中、林下,也不说山脚、山腰,是因为只有在终南山高处才有阳光,表明已是西山衔日,林表上的日光正是落日的余辉,既染亮了林表,当然也照亮了浮在云端的积雪,于是便带出了结句中的 “ 暮 ” 字。 4.问题探究 为何只有雨雪初晴之时才能在长安城中看到终南山的真面目呢 ?除了实地考察之外,另有贾岛《望山》诗可证: “ 日日雨不断,愁杀望山人。 天事不可长,劲风来如奔。 阴霾一似 扫,浩翠泻国门。 长安百万家,家家张屏新。 ” 是说久雨之后,终南山美景如画,如同在长安百万人家门前张开一张张翠绿的屏风。 田家杂兴八首 (其二 ) 1.作者简介 储光羲 (约 706一约 762),润州延陵 (今江苏丹阳 )人,郡望兖州 (今属山东 )。 开元十四年 (726)登进士第。 安史之乱中陷贼,受伪职,脱身归。 长安、洛阳收复后,被下狱,后贬死。 《全唐诗》编诗四卷。 储光羲 写了不少田园诗,他和王维的经历有些相似,属于王维、孟浩然一派。 他们三人交往甚笃,经常诗来诗往,互相唱和。 2.基本解读 此诗写自己归隐田园之乐。 (主旨) “ 众人耻贫贱,。20xx粤教版语文选修第5课山水田园诗四首
相关推荐
作者想起江南采莲的风俗,其目的是什么。 请简析。 本文的情与景是怎样融合在一起的。 【达标检测】 一、基础与表达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A.颤动( ch224。 n) 空隙 ( x236。 ) 纤腰束素 ( sh249。 ) B.霎时 ( sh224。 ) 煤屑 ( xiāo ) 蓊蓊郁郁 ( wěng ) C.独处 ( chǔ ) 倩影 ( qi224。 n ) 妖童媛女
烧法 填埋法 堆肥法 讨论一下: 作为个人,我们应该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减少垃圾问题。 • 源头减少:少用一次性产品、延长产品使用寿命、不用过度包装产品 • 垃圾分类: 课堂练习 • “垃圾是人类放错地方的资源”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是( ) • A、生活垃圾危险有害 B、生活垃圾可回收再利用 • C、
雌性激素 能刺激女性性征器官的发育 维持 女性第二特征 和性周期 乳房增大、 骨盆宽大、 声音变细等 女性生殖系统的功能 3 接受精子以及为受精卵和胚胎提供良好的 发育环境等功能 前列腺 附睾 阴囊 输精管 尿道 阴茎 睾丸 ( 1)说出男性生殖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 ( 2)描述精子产生的部位及精子成熟后排出的路线。 讨论: 人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阴道 外阴 卵巢 输卵管 子宫 (
学生通过作品的阅读和探究,教师点拨,明确本篇课文的重点字词,通过点译法 落实文言重点字词。 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通过讨论法,引导学生了解“原”这类论辩文体的基本特点并学习文章多角度、多层次对比的说理方法。 五、教学目标 掌握文中重要的 重要实词、虚词等文言知识,能够疏通文意。 通过 诵读探究,感受文章内容,掌握古文句式句法及文言词汇等,体会作者的写作风格。
远之有。 (宾语前置句) ②乃皆易以十二蹑。 (介宾 结构 后置句) ③闻贤不试以事。 (介宾 结构 后置句) ④取人不以一揆。 ( 介宾 结构 后置句) ⑤心乖于内,口屈于外。 (介宾 结构 后置句) ⑥其功百倍于常。 (介宾 结构 后置句) ⑦此美玉所以见诬为石。 (被动句) ⑧公输般、墨翟皆见用于时。 (被动句) ⑨言作之可令加五倍。 (省略句) ⑩此美玉所以见诬为石,荆和所以抱璞而哭之也
1)臣 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欲流之远者 , 必浚其泉源。 (2)不念于居安思危 , 戒奢以俭。 (3)有善始者实繁 , 能克终者盖寡。 (4)竭诚则胡越为一体 , 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5)怨不在大 , 可畏唯人; 载舟覆舟 , 所宜深慎。 (6)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 (7)简能而任之 , 择善而从之。 则智者尽 其谋,勇者竭其力, 仁者播其惠 ,信者效其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