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语文版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32送东阳马生序内容摘要:

慕艳: 旅馆 两次 寄居 腰上系着 香料 穿,同“披” 光彩鲜明的样子 乱麻 艳羡,十分羡慕 ( 1)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 2)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经常向有书的人家去借,亲手用笔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子按期归还。 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也因此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书。 (33)不知口体之 奉 不 若 人也 奉: 若 [ F] : 比得上 供养 ( 3)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 4)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 ( 5)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 6)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等到他高兴了 ,就又去请教。 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指读书),从来不觉得吃得穿得比不上别人。 所以虽然我愚笨,但终于能够有所收获。 我求学时的勤奋和艰苦大概就是这样。 ( 1)无从 致书 以观,每假借于 藏书之家。 ( 2)又患 无硕师名人 与游,尝趋百里外 从乡之先达 执经叩问。 ( 3)余则 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 慕艳意。 / / / / / / / / / (1)阅读第一段,说一说,在艰苦的条件下,作者是如何读书求学的。 宋濂忍受着巨寒的天气,亲笔把借的书抄录下来,视时间为生命,“不敢稍逾约”,因得以遍观群书。 宋濂虽“无硕师名人与游” ,但他却立侍老师左右,“俯首倾耳以请”。 (2)你认为作者“虽愚,卒获有所闻”的原因是什么。 作者不畏家贫借书学习。 想尽办法千方百计地向老师请教。 第二部分 写当今太学生学习条件之优越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 qi)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 《 诗 》《 书 》 ,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 1)父母 岁 有裘葛之遗 岁 [ F] : ( 2)非天 质 之 卑 天天 质: 卑: 每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