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语文版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32送东阳马生序内容摘要:
慕艳: 旅馆 两次 寄居 腰上系着 香料 穿,同“披” 光彩鲜明的样子 乱麻 艳羡,十分羡慕 ( 1)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 2)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经常向有书的人家去借,亲手用笔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子按期归还。 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也因此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书。 (33)不知口体之 奉 不 若 人也 奉: 若 [ F] : 比得上 供养 ( 3)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 4)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 ( 5)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 6)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等到他高兴了 ,就又去请教。 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指读书),从来不觉得吃得穿得比不上别人。 所以虽然我愚笨,但终于能够有所收获。 我求学时的勤奋和艰苦大概就是这样。 ( 1)无从 致书 以观,每假借于 藏书之家。 ( 2)又患 无硕师名人 与游,尝趋百里外 从乡之先达 执经叩问。 ( 3)余则 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 慕艳意。 / / / / / / / / / (1)阅读第一段,说一说,在艰苦的条件下,作者是如何读书求学的。 宋濂忍受着巨寒的天气,亲笔把借的书抄录下来,视时间为生命,“不敢稍逾约”,因得以遍观群书。 宋濂虽“无硕师名人与游” ,但他却立侍老师左右,“俯首倾耳以请”。 (2)你认为作者“虽愚,卒获有所闻”的原因是什么。 作者不畏家贫借书学习。 想尽办法千方百计地向老师请教。 第二部分 写当今太学生学习条件之优越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 qi)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 《 诗 》《 书 》 ,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 1)父母 岁 有裘葛之遗 岁 [ F] : ( 2)非天 质 之 卑 天天 质: 卑: 每年。20xx语文版中考语文古诗文阅读32送东阳马生序
相关推荐
( ) ( 4)以:①臣以险衅( ) ②臣以供养无主( ) ③谨拜表以闻( ) ④猥以微( ) ⑤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⑥臣具以表闻( ) ( 5)见:①慈父见背( )②二州牧所见明知( ) ( 6)亲:①躬亲抚养( )②外无 期功强近之亲( ) ( 7)日:①日薄西山( ) ②报养刘之日短( ) ( 8)当:①当侍东宫( ) ②死当结草( ) ( 9)薄:①日薄西山( ) ②门衰祚薄( )
物生存的活的社会环境,把人物放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去反映,发掘人物形象普遍的社会意义。 犯人、盲人等特殊的社 会群体在救灾中的表现尚且如此,其他人自不必说了。 问题 3: “大户 ”是怎样形成的。 “大户 ”的解体说明了什么。 提示: “大户 ”是在灾后自觉形成的,又因 “当人们从废墟上扒回了自己家私有的财产,那私有财产在他们各自的 „铺位 ‟前越堆越高的时候,那种休戚与共的感情上的维系开始解体了
诗词歌赋、园林建筑、纺织刺绣、中医药善、烹饪美食、戏曲说唱、民情民俗、佛学道教等等,无所不有。 全书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中心,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和腐朽本质,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 潦倒:对自己的举止行为不加约束检点。 膏粱:指富贵子弟。 纨裤:w 225。 n k 249。 ,原指富贵人家子弟的华美衣着,引申指富贵人家的子弟。 劳什子:北方方言,如同说 “ 东 西 ”。 偏僻
的最高境界;③崇尚自然之美,反对雕饰之美(人为的、损伤事物自然本性的)。 “倏”和“忽”为“报浑沌之德”而给他凿七窍,结果“倏”和“忽”好心办坏事,浑沌也因此丢了性命。 这个寓言故事蕴含了什么道理。 呆若木鸡 纪渻( shěng)子为王养斗鸡。 十日而问:“鸡已乎。 ” 曰:“未也,方虚骄而恃气。 ” 十日又问。 曰:“未也,犹应响影。 ” 十日又问。 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 ” 十日又问。
12) 介胄 之士不拜 介: 胄: 先行的卫队 锋利 将要 规定 营垒 铠甲 皇帝发布的命令 听从 使者,使臣 拉(弓) 头盔 ( 13)天子为 动 动: ( 14)使人称 谢 谢: 感动 告知 2. 句子翻译 ( 1)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 2)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到霸上和棘门军营时,(皇上)的车队长驱直入,(两军营)将士高接远送。 过了不久,皇上来到军营前
市朝: ( 3) 闻 寡人之耳者 闻: ( 4)时时而 间 进 间: ( 5) 期年 之后 期年: ( 6) 虽 欲言,无可进者 虽: 当面指责 公共场合 指责 使 …… 听到 满一年 偶然 即使 讽刺 (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 2)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 3)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能够在公共场所议论指责寡人,使我听到的,受下等奖赏。 命令刚刚下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