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高考语文专题七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专题入门—明确文体特征内容摘要:

,以救世也 ” ①。 为了一抒山河壮怀、广交天下贤哲 ,也为了摆脱纠缠 ,躲避豪绅叶方恒的陷害 ,他以游为隐 ,将家事稍作安排 ,便只身出游 ②。 最初往来于山东、北京、江苏、浙江之间 ,自康熙元年起 ,其游踪扩至河北、河南、山西、陕西。 以友人所赠二马二骡载书自随 ,南北往返 ,风尘仆仆 ,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 ,把自己的后半生献给了著述事业。 顾炎武每到一处 ,必考察当地风土人情、山川地理 ,如与平日所闻不符 ,便打开书卷验证。 旅途中则在鞍上默诵诸经注疏 ,偶有遗忘 ,就翻书温习 ③。 据他在 《 书 为顾宁人征天下书籍启 后 》 回忆 ,自己曾临泰山 ,谒十三陵 ,登恒山 ,抵太原 ,“往来曲折二三万里 ,所览书又得万余卷 ”。 他把所搜集到的地理文献资料一分为二 ,将有关水利、贡赋、经济、军事部分 ,编为 《 天下郡国利病书 》。 有关地理沿革、建制、山川、名胜部分 ,则编为 《 肇域志 》 ④。 ① “ 明道、救世”体现其改革宗旨 ,也是对旧习的根本改变 ,体现其家国情怀。 ②介绍出游的原因。 ③注意抓住关键词“考察、验证、温习” ,明确这是顾炎武治学特点的表现。 ④这是介绍顾炎武地理文献著述情况。 《 日知录 》 是顾炎武的一部读书札记 ,最能代表他的严谨笃实与学术创新 ,也反映了他一贯不愿 “ 速于成书 ,躁于求名 ” 的治学品格。 全书共三十二卷 ,以 “ 明学术 ,正人心 ,拨乱世 ,以兴太平之事 ” 为宗旨 ,体现了他的学术、政治思想。 ⑤康熙九年初 刻八卷本刊行 后 ,他又 不断增改 ,至康熙十五年 ,已得手 稿二十余卷。 顾炎武在该书的题记中说 ,他从小读书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