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秋湘艺版音乐五上第3课凉山之最内容摘要:
让学生感受 动一动 ( 1)教 师师范舞蹈 ( 2)学生学习基本舞步 ( 3)师生一起随音乐走基本舞步 三、唱歌 表达大凉山的三“最” 说一说 ( 1)师:凉山真美,彝族人民真热情,还有三个最令他们骄傲的珍宝呢。 请听歌词,到底是哪三“最。20xx秋湘艺版音乐五上第3课凉山之最
相关推荐
画 画一画音乐旋律,看看这首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听一听这首歌曲由几个乐句组成。 再听《我可爱的家乡》,随乐脚点拍子,跟唱,感受 变换拍子的特点 讲解 变换拍子,即 四二拍子 变换成四三拍子然后又回到四二拍子,唱法以节拍为主 歌词朗诵 ——理
察歌曲的拍号,是 6/8和 9/8拍的混合拍。 三拍子的歌曲具有很强抒情性,特别是到了旋律的后半部分,对祖国的这一份情感更为浓烈。 教师:能有今天的安定、美好的生活,是靠千千万万的英雄先烈付出献血甚至生命得来的。 跟唱 播放歌曲的第一段,学生哼唱。 四、唱 学习歌词 你从那些地方认识了我们伟大的祖国。 学生交流。 教师 总结 :我们在国旗和黑板上认识了祖国,在歌声里了解了祖国,在课本里熟悉了祖国
音乐 1(主题 1独奏) B商队渐渐远去 音乐 2(对比复调) C安然无虑的当地商队 音乐 3(主题 2)(教师简单介绍英国管) D二者关系融洽 音乐 4(主题 1齐奏) E 飘过来的俄国曲调 音乐 5(主题 1 渐漫)(教师简单介绍单簧管) 问:共有几个主题。 1. 为何 ABE他们同为一主提而表现的音乐内 涵却各不相同。 ( A与 E是力度上的变化,而 A与 B是节奏与力度的变化) 2.
霁 ji 四声,指的是雪后放晴。 “灞桥 ” 有扶手的石板桥 师:这首歌曲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曲家黄自先生的作品。 出示课件简单介绍作曲家黄自生平。 黄自:( 1904——1938)作曲家、音乐教育家。 1916——1929年在北京清华学校学习,其间参加学生合唱队和管弦乐 队, 并学习钢琴后赴美留学。 他的主要作 品有《花非花》《长恨歌》、《抗敌歌》、《旗正飘飘》、《玫瑰三愿》等五十余首。 思考
—— 怎么样,你们觉得如何。 谁来模仿几个动作,让我们也来开开眼界。 河南的民间锣鼓可有名了,像 这样的表演还有几百人共 同表演的呢。 他们还去过外国交流演出呢。 厉害吧。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河南民歌《锣鼓歌》。 (二)听范唱。 听我
师:小雪花悄悄的来到我们身边,请同学们再次欣赏乐曲,你仿佛看到了小雪花怎样在空中飘落下来。 教师 操作:播放乐曲《雪花飞舞》。 学生活动:听音乐想象雪花飞舞的样子。 三听 —— 音乐片段(截一段) 1分钟 A、 师:小雪花这么可爱。 假如你是一片小雪花,你会怎样从空中飘下来。 谁来说一说,做一做。 学生活动:学生集体讨论雪花飘舞的样子。 师:刚才同学们模仿出这么多雪花飘舞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