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上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word教学设计内容摘要:
达 能力。 △加深学生对化学研究内容的认识 △引导学生确立“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 的学习意识。 总体要求: 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 ; “三维”落实“三问”; “心案”活化“形 案”。 教 学 流 程 分课时 环 节 与 时间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 设计意图 ◇ 资源准备 □ 评价 ○ 反思 第一课时 【总结介绍】塑料、许多药物、合成纤维„都是通过化学手段创造出的物质。 介绍纳米铜,隔水透气的高分子薄膜材料、玻璃纤维、尼龙绳的 性质与用途(配图片)。 【提出问题】你能说说你对水有哪些了解吗。 【深化理解】同学们知道的只是水很表层的一些知识和用途,在化学中我们要从水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水会发生什么变化和变化规律来研究它。 就像了解一个人,我们要了解他的本质,化学就是从最根本的组成结构研究物质,再到它的性质用途,目的是更好的利用物质服务人类。 了解化学发展史: 【引导自学】引导学生阅读教材 2— 4 页相关内容,了解化学发展史。 【总结】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化学发展史。 ① 萌芽阶段:古代(火、陶瓷、造纸„) ② 近代化学的基础:原子论、分子学说的创立。 ③ 门捷列。人教版化学九上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word教学设计
相关推荐
( 6)不显电性的是 ( 7)质量与氢原子质量近似 相等的是 ( 8)质量最小的是 ( 9)在同一原子中数目相等的是 【拓展延伸】 1911年,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散射实验,用带正电荷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中大多数的α粒子能顺畅地穿透金箔;少数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线,发生偏转;极少部分粒子遇到了坚硬的不可穿透的质点,反弹回来。 你能试着对上述实验现象进行解释吗。 【课堂小结】 在原子里
须放平,视线要跟量简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出液体的体积。 ③量筒的规格等于或略大于所量液体的体积 二、 物质的加热 仪器: 酒精灯 注意事项 : 两检查 、 五注意: 检查灯芯是否平整或已烧焦 检查灯内有无酒精,酒精量最多不超过灯容积的 2/3,不少于 1/4 注意: ( 1) 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 2) 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个酒精灯。 ( 3)
会、多数决议一步达到目的 —— 这是 1848年和 1849年的重大错误 —— 而是不可避免地通过一场严重斗争,一场只有通过 铁与血 才能解决的斗争来达到目的。 ” —— 1862年 9月 30日俾斯麦在议会中的演说 1 对丹麦 1864年 2 对奥地利 1866年 3 对法国 1870年 三次王朝战争 • 1864年,普联合奥 丹麦 • 1866年,普鲁士 奥地利 • 1870年,普鲁士 法国
回忆旧知,对比新知,分析、比较。 再次运用分类比较的方法,掌握基本反应类型的特点。 【 板书设计】 课题 3 氧 气 制 取 (第一课时) 一、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 利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 1) 实验原理:过氧化氢 ──→ 水 +氧气 ( 2) 催化剂: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而自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变化。 2. 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实验原理:高锰酸钾 ─→ 锰酸钾 +二氧化锰
学生归纳内容回答:氨分子总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运动速度越快。 学生提出假设 并设计实验验证假设。 实验观察现象 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通过组际间交流发现自已与他人的长处及存在的不足,使学生体验到 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 把化学知识生动形象地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分子的运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学会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推理能力。 设 计 意 图 及时反馈练习
达等设计知识。 针对教材的重点,难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各项技能和能力,例如学生的绘画能力,观察能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最终达到自主欣赏和自主创作。 四、 工作目标: 教学总目标: 认知目标:认知和了解西方绘画艺术,开阔学生的视野,了解人体的基本比例,进一步学习色彩知识和构图知识。 智力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基础造型能力,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 思想品德目标:通过学习色彩,构图制作等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