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九年级182电功率课件3内容摘要:
功率的单位 , kwh 为电能的单位。 意义: 1千瓦时 是功率为 1千瓦 的用电器使用 1小时 所消耗的电能。 常见用电器的功率 “25” 表示:该灯的额定功率为25W 3.( 1)额定功率:用电器在 额定电压 下所达到的功率。 ( 不变的 ) 用电器在 实际电压 下工作时的功率叫 实际功率。 (会随电压变化而变化 ) 实际电压 :实际工作时的电压 电风筒 PZ220V100W 思考: 灯泡的功率是 100W,洗衣机的电功率是 500W,说明洗衣机做功(消耗电能)比灯泡。 快 各种不同的用电器,电功率各不相同,翻看电器的说明书,我们常常可以看到 “ 电功率 ” 这样的参数。 二、电功率测量: P=UI 测量式 : ( 1)定义式 : P=W/t 国际单位: P━ W U ━ V I ━ A 注意: 使用这个公式时 , 只有电流 、 电压的单位是 A、 V时 , 所得功率的单位才是 W( 瓦特 ) 三、电功率的计算公式有如下几种 : ( 2)推导式 : P=W/t P=UI ( 1)定义式 : 已知电压、电流或者电阻其中的两个量 均 可求电功率 P 公式拓展: P=I2R RU 2P 还常用它的变形公式 求电器电阻 PU 2R RU 2P ( 多用在并联电路计算电功率) P=I2R ( 多用在串联电路计算电功率 ) 例题 :如图所示小灯泡两端电压是6 V,通过电流是2 A,定值电阻为 15欧姆,这时小灯泡、定值电阻的电功率是多少。 解:根据 P=UI得 : P1=U1I=6V 2A =12W P=I2R=(2A)2x15=60W 例题 2:把标有“ PZ220100” 的灯泡分别接入220V和 110V的电路中,灯泡的实际功率各为多大。 tsv tWP 物理 意义 定义 定义式 单位 速度 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运动的距离(路程与时间之比) m/s 电功率 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或消耗电能的快慢) 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多少(电功与时间之比) 瓦。人教版物理九年级182电功率课件3
相关推荐
吗。 实验 次数 电压 /v 电流 /A 亮度 电功率 /w 平均电功率 /w 1 比正常暗 2 正常发光 3 比正常亮 结论 ( 1)不同电压下,小灯泡的电功率( )。 实际电压越大,小灯泡电功率越( )。 ( 2)小灯泡的亮度由小灯泡的 ( )决定,( )越大,小灯泡越亮。 不同 大实际功率 实际功率 评估与交流 组际交流 实验中最可能出现错误的是哪几个环节 在哪方面容易出现较大的误差
电功率 P/W 1 2 3 小灯泡的额定电压是 _______V。 实验数据 U实 = U额 P实 =P额 灯正常发光 U实 < U额 P实 P额 灯比正常发光 _____ U实 > U额 P实 P额 灯比正常发光 _____ 灯有可能被 ______ <> 暗 亮 烧毁 根据实验结果回答问题: 甲灯标有 “ PZ 220 V 40 W” ,乙灯标有 “ PZ 220 V 100 W”
产生的原因 —— 代沟(多媒体显示) 从学生角度讲:小时候由于对父母的崇拜而认为他们无所不能;到青春期,对父母有逆反心理,看不起家长;过了青春期,又客观地看到父母的价值。 从家长角度讲:对孩子的关爱之心没有变,只是要求更加严格,免不了多叮嘱几句。 孩 子听不进时,就觉得家长特别唠叨、 啰 嗦。 于是,我们与父母之间就产生了矛盾。 这说明两代人之 间有代沟。 探究题目: 代沟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会读数、算电费 例 1:小明家一周前、后电能表示数如下, ( 1)估算他家这个月消耗了多少度电能。 合多少焦耳。 ( 2)如果所在地区电费是 /度,则他家这个月应 交多少电费。 解 ( 1) W= ( 2) 月末-月初 电费 = /度 = = 106J= 108J 上周一中午 本周一中午 0 0 8 2 7 3 8 1 5 3 练习读数 =( - )度 /周 周 724= 度 = 724 讨论:
电子式单向电能表已开始使用,其中没有转动的铝盘,靠内部的电子电路计算电能,读数由液晶板显示。 (b) 电子式 表示每消耗 1kWh的电能,指示灯闪烁 3200次 用户买来 IC卡后插入,电能表读取卡中的金额。 一旦金额用完,电能表切断电路,这时需要到银行为 IC卡充值,重新插入电能表。 (c) IC卡电能表 4 2 6 7 8 4 3 7 4 4 W1=__________kw•h
1)滑片 P在最左端 U=6 V R1=20 Ω I I= = = A U R 6 V 20 Ω U1 = U = 6 V ( 2)滑片 P在最右端 U=6 V R1=20 Ω I39。 R2=80 Ω U1= V 答: ( 1) A~ A ( 2) 100 Ω 拓展知识: 两个电阻串联:总电阻 R =R1+R2。 I39。 = = = A U1 R1 V 20 Ω R= = = 100 Ω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