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化学方程式ppt课件内容摘要:
碳 氢元素 碳元素 碳元素 在化学反应 A+B=C中, 5克 A和足量的 B反应生成 8克 C,则参加反应的 B的质量是( ) A、 8克 B、 5克 C、 3克 D、 2克 反馈练习 原子数目没有增减 原子种类没有改变 原子质量没有变化 推测一些物质的组成 进行有关的计算 解释一些实验事实 内容 内容原因 微观解释 应用 应用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小结 学完本节课的收获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 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 问题 : 实验三: 碳酸钠粉末中加入稀盐酸 现象: 反应后总质量变轻。 实验四: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气 现象: 反应后总质量变重。 没 有 实验三是因为生成的 CO2逸散到空 气中而没有计入反应后的质量之中;实 验四是因为参加反应的 CO2没有计入反 应前的质量之中。 关于质量守恒定律应注意的问题: 质量守恒定律讨论的对象是 化学反应 的质量问题, 与物理变化无关。 即 质量守恒定律不能用于讨论物理变化。 若选择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反 应来证明质量守恒定律,则反应一定要在密 闭容器内进行。 练习: 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蜡烛燃烧时慢慢变短 B、白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质量不变 C、铁钉生锈后质量增加 D、水结冰质量不变 氯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的质量 比原固体的质量小,该反应是否违背 质量守恒定律。 为什么。 答: 没有。 因为氯酸钾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 固体和氧气两种物质。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氯化钾固体和氧气两种生成物的。人教版化学九年化学方程式ppt课件
相关推荐
因素很多。 南通市某初三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稀氨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原理,设计了一个“测定学校不同地点空气中 CO2相对含量”的实验方案,请你参与他们的实验过程。 ( 1) 将 2滴浓氨水滴入 500mL蒸馏水中制成稀氨水( 呈弱碱性 ) , 滴入几滴 指示剂 , 溶液呈浅红色。 将得到的溶液保存在密闭的细口瓶里。 ( 2) 兴趣小组的三位同学用 50mL注射器吸取上述稀氨水 10mL并密封 ,
便于工业生产,成本较高 便于就地取材,成本低廉 有些品种化肥如长期大量施用能使土壤板结 能改良土壤结构 五、农家肥 六、初步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方法 1. 看外观 . 氮肥、钾肥都是白色晶体;磷肥是灰白色粉末。 2. 加水 . 氮肥、钾肥都溶于水;磷肥大多不溶于水或部分溶于水。 3. 灼烧 . 氮肥可燃烧发亮( NH4NO3)或熔化起泡或冒烟( (NH4)2SO4 , NH4Cl)。
一个碳原子的质量是: 0.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993千克 即 1. 993 1026千克 一个氧原子的质量是: 0.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2657千克 即 2. 657 1026千克 一个铁原子的质量是: 0.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9288千克 即 9. 288 1026千克 原子的质量很小,书写
熊邀请他们吃午饭,他为好朋友们准备了好多好吃的食物,看,有萝卜,有青草,有骨头,还有小虫,可他却不知道它们喜欢吃什么, 你能帮小熊把食物放到 他们 各自的盘子里吗。 师出示 请客吃饭的图片 生尝试运用选定工具将萝卜和青草分开,发现问题:萝卜和青草距离太近,选定其中任一种都会破坏另一种。 生汇报,可选用按任意形状裁剪工具完成,并进行操作演示。 发现问题 2:有的食物过大,不能放到盘子里,如何缩小。
练一练:根据选定的主题,用数码相机拍一些照片。 把照片导入计算机 先把计算机和数码相机连接起来,再利用“ 复制”文件的操作,就可以把照片导入计算机中。 师 : 实际应用时,为了便于查找和管理照片,可以在“图像’文件夹中再建几个新文件夹,根据照片的内容或拍摄 日 期等分别命名,把照片分门别类地保存起来。 练
景和人物活动构成的。 所以刚才的分析有误 单个场景的制作和原来的动画完全一致。 实际上原来制作的动画就是单场景动画 重要步骤 导入背景图片 制作元件(素材中已经提供) 根据场景需求制作渐变动画 测试动画 场景的添加: 方法 1:插入菜单的“ 场景” 方法 2:窗口菜单中打开“场 主体元件不变 元件在不同的场景中运动 更正: 动画是由多个场景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