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九上252用列举法求概率word说课稿内容摘要:
,而对情境加以丰富,是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对于这个问题的分析,学生讨论的焦点自然集中在结果是三种还是四种的问题上,教师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个问题: 第一, 从表面上看,“一正一反”和“一反一正”给我们的感觉一样,但是对于每一枚硬币而言,结果是不同的,如果我们把这两枚硬币命名为“ A”和“ B”,“ A正 B 反”和“ A反 B 正”显然是不同的结果,所以可能的结果是四种而不是三种。 第二, “两个反面”、“两个正面”和“一正一反”三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是不同的,出现一正一反的可能性要大一些,这时,实验的所有结果不是等可能的。 之后,教师让学生解释问题情境中爸爸妈妈为什么会心一笑,让学生感受到其中暖暖的亲情。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知道要正确计算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就必须准确列举实验中所有等可能的结果。 对于一个复杂的问题,怎样才能不重不漏地列举出所有可能的结果呢。 我启发学生思考:你怎样列举学校的所有教室。 学生想到可以按照楼层列举, 也可以按照年级列举,这实际上就是利用分类的思想方法把复杂问题化为相对简单的问题来列举,做到不重不漏。 回到例 1,学生通过讨论,就可以想到以下列举的方法: 方法一:第一枚硬币为正,有(正,正)(正,反);第一枚硬币为反,有(反,反)(反,正)。 方法二:两枚硬币相同,有(正,正)(反,反);两枚硬币不同,有(正,反)(反,正)。 方法三:出现正面的个数为 0,有(反,反);出现正面的个数为 1,有(正,反)(反,正);出现正面的个数为 2,有(正,正)。 „„ 在第一种分类列举的方法中,我们首先分为第一枚为正、第一 枚为反两大类,在各类中又分别分为第二枚为正、为反两小类,把结果写在后面,这时我们用一些线条把它们连起来,就形成了一种树状结构图,我们把它称为树状图;如果我们把第一枚的正、反两类写在左边,把第二枚的正、反两类写在上面,并把结果写在中间,就形成了表状结构图,于是就得到了画树状图和列表这两种直观、形象、易于操作的列举方法。人教版数学九上252用列举法求概率word说课稿
相关推荐
小明的影子比小强的影子短. (C)小明的影子和小强的影子一样长. (D)无法判断谁的影子长. 3.如图摆放的几何体的 左视图是 ( ) 4. 一天下午小红先参加了校运动会女子 100m 比赛, 过一段时间又参加了女子 400m比赛,如图是摄影师在同一位置拍摄的两张照片,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照片是参加 100m的 B.甲照片是参加 100m的 C.乙照片是参加 400m的
练习题 2 二、课堂展示 例、如图所示,已知 Rt△ ABC中, ∠ C=90176。 ,沿过 B点的一条直线 BE 折叠这个三角形,使 C点落在 AB边上的点 D.要使点 D 恰为 AB 的中点,问还要添加什么条件。 根据你添加的条件,你能证明出 D 为 AB 的中点 吗。 思路分析: 所用知识点: 三 、 随堂 练习 A组 如图:已知直线 l和 l异侧的两点 A、 B,在直线 l上求作一 点
计 . 找若干组学生代表展示设计成果 , 说出作品的设计技巧和优胜之处 .最后学生用表决器评选出三幅优胜作品 让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注重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 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并为学生创造了与人合作的机会 .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与人交流,集思广益 . 以学生为主 展示其创作成果,在促进学生进行数学交流的基础上增强学生表达与交流的意识 . 五、说一 说(自我小结,体验成功)
,2h t gt是竖直上抛时的瞬时速度,常数 g 取 10 m/s2,设 0 =30 m/s,求: ( 1) 隔多长时间物体的高度是 25 m; ( 2)多长时间以后物体回到原处; ( 3)隔多长时间物体达到最大 高度,最大高度是多少 . 探索创新题 据测算某种轿车的速度为 108 km/h,刹车后要滑行 30 m 停下,现某司机驾驶该车行驶在南北路段距十字路口 20 m 时
个问题,你认为应该做全面调查还是抽样调查。 ( 1) 了 解全班同学每周体育锻炼时间。 调查 ( 2) 调查市场上某种食品的色素含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调查 ( 3)鞋厂检测生产的鞋底能承受的弯折次数 调查 .某市为了了解七年级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随机抽取了 500 名七年级学生进行检测,身体素质达标率为 92%,请你估计该市 6 万名七年级学生中,身体素质达标的大约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