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科学六上植物的光合作用课件2内容摘要:
可预防烧杯中酒精燃烧,以免出现危险 (用酒精脱色,脱去的是叶绿素;要隔水加热) 滴加碘液后,见光部分 变蓝 ,遮光部分 不变蓝。 实验 现象 : 结论 : 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6漂洗、观察 观察前为什么要先漂洗。 避免碘液颜色干扰,便于观察实验现象 【 演示实验 】 光合作用产生氧 ( 1)这些气泡是金鱼藻在光照下产生的,其中是什么气体呢。 ( 2)我们怎样检验这些气体呢。 能使带火星的细木条或卫生香重新燃烧 ( 3)这个实验可以说明什么。 —— 氧气 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了氧气。 下图是某同学没计的一组实验装置,请分析回答问题: 将快要熄灭的细木条插进甲装置试管收集的气体中,观察到什么现象。 ; 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细木条会复燃 说明金鱼藻在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了氧气 演示实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装置,验证产生氧气的方法,化学方法 ) 64页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碳酸氢钠的作用( 可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 变量( 有无二氧化碳 )及其现象( 试管中液面的上升情况 ) 66页 碳酸氢钠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吸收二氧化碳。 暗处理 遮光 光 照 脱 色 漂洗加碘液 漂 洗 观 察 切断主叶脉 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人教版科学六上植物的光合作用课件2
相关推荐
温度降到 0 ℃ 以下 温度下降( 0 ℃ 以上) 温度降到 0 ℃ 以下 温度降到 0 ℃ 以下 温度下降( 0 ℃ 以上) 温度下降( 0 ℃ 以上)
天体的自转:由 得: M= 由 及 M 的表达式得: = ( 2)天体运行: 由 = 得: M= (提示:向心力表达式用含 T的表示) 由 及 M 的表达式得: (高空测量) = (近地表测量 R=r) 【例题 4】 已知引力常量 G 和下列某几组数据能算出地球的质量,这几组数据是 ( ) A.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及地球离太阳的距离 B.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及月球离地心的距离
1 处 v 突然变小时,将会到较低轨道 3 稳定运行,此时 v 比 原轨道 1 要大; 三、 常考模型规律示例总结 1. 对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 ( 1)万有引力定律: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跟这两个物体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两物体间引力的方向沿着二者的连线。 ( 2)公式表示: F=2 21rmGm。 ( 3)引力常量 G:①适用于任何两物体。
库、跨流域调水、植树造林 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地球上水体构成 陆地水体构成 从运动更新的角度看,陆地上的各种水体具 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水循环的概念 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及类型 水循环的意义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活动与探索 水资源是可以更新的,所以它是取之 不尽,用之不竭的。 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请说明理由。 请你提出 10条节水建议。
多大。 学生活动:回答问题,并计算卫星的动能。 点评:通过计算卫星的动能,增强 学生的感性认识。 同时让学生感受到动能这个概念在生活、科研中的实际应用。 促进学生对物理学的学习兴趣。 动能定理 教师 活动:直接给出动能定理的表达式: 有了动能的表达式后,前面我们推出的 2122 2121 mvmvW ,就可以写成 12 kk EEW 其中 2kE 表示一个过程的末动能 2221mv,
茎的形状: 种子植物的茎多数呈圆柱形、三棱形、方柱形或扁平柱形。 相邻两节之间的部分。 叶片与枝条之间的夹角部位。 茎上着生叶的部位。 节 节间 叶腋 叶迹 木本植物的枝条上,叶脱落后,在节上留下的痕迹。 芽鳞痕 芽鳞脱落后留下的痕迹。 皮孔 枝条上的小突起。 基本概念: 细长,呈螺旋状生长而绕于其他物体上。 不能直立,需依靠卷须、气生根、叶柄、钩刺、吸盘等攀缘在其他物体上才能生长。 背地面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