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一44力学单位制6内容摘要:

不一定是统一的国际单位,一般先将其换算成统一的国际单位,这样在计算过程中就不必将单位一一代入进行运算,只要 在计算的数值后面加上相应的单位即可。 例 5 请把下列物理量与单位一一对应起来(用直线连接) (1) 力 A. kg•m2/s3 ( 2)压强 B. kg•m/s2 ( 3)功 C. kg•m2/s2 ( 4)功率 D. kg/(s2•m) 提示 借助物理公式进行推导。 解析 由 F=ma和 可得,力的单位应是 kg•m/s2;在力的单位的基础上,由 可得压强的单位是 kg/(s2•m);由 W=Fs 可得,功的单位应是 kg•m2/s2;再由 可得,功率的单位应 是 kg•m2/s3。 可见,把上述物理量与单位一一对应,应是: (1)— B, (2)— D, (3)— C, (4)— A。 点悟 物理公式不仅决定了物理量间的数量关系,也决定了物理量间的单位关系,推导物理量的单位一定要借助于物理公式。 例 6 一个恒力作用在质量为 m1 的物体上,产生的加速度为 a1;作用在质量为 m2 的物体上,产生的加速度为 a2。 若这个恒力作用在质量为 m1+ m2 的物体上,则产生的加速度等于( ) A. a1 a2 B. C. D. 提示 分析物理量单位的合理性。 [来源 :学科网 ZXXK] 解析 由于使质量为 m1+ m2 的物体产生的加速度的单位应与 a1或 a2 的单位相同,选项 A、B、 C 的单位均不是加速度的单位,故选项 A、 B、 C 都是错误的。 剩下的只有选项 D 可选,可断定正确选项为 D。 点悟 本题也可像本章第 3 节例 3 那样,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得 ,从而对正确选项作出判断。 然而,作为选择题,采用单位分析的方法要简单得多。 在解选择题时,常可运用上述判断物理量单位合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排除错误选项。 附录:单位制沿革 古代常以人体的一部分作为长度的单位。 例如我国三国时期 (公元三世纪初 )王肃编的《孔子家语》一书中记载有:“布指知寸,布手知尺,舒肘知寻。 ”两臂伸开长八尺,就是一寻。 还有记载说:“十尺为丈,人长八尺,故曰丈夫。 ”可见,古时量物,寸与指、尺与手、寻与身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西方古代经常使用的长度单位中有所谓的“腕尺”,约合 52~ 53 厘米,与从手的中指尖到肘之间的长度有密切关系。 也有用实物作为长度单位依据的。 例如,英制中的英寸来源于三粒圆而干的大麦粒一个 接一个排成的长度。 多少年来世界各国通行种类繁多的长度单位,甚至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的长度单位,杂乱无章,极 不统一,对商品的流通造成许多麻烦。 所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长度单位逐渐趋于统一,这个进程早在几百年前就已经开始了。 1790 年法国国民议会通过决议,责成法国科学院研究如何建立长度和质量等基本物理量的基准,为统一计量单位打好基础。 次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