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八上蜡烛内容摘要:
烛点在那 个苏联红军的坟头,说明她对苏联红军的情谊之深。 还有, 从“那黑色的大围巾”可以看出当时那种环境气氛的肃穆。 师:你的表达很流畅,批注也很到位。 生 2:第 43 段。 “在 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唯一珍爱的东西 —— 她的结婚的花烛 —— 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 ”从“那位南斯拉夫母亲的唯一珍爱的东西”可以看出结婚花烛是她的心爱之物,但她还是把蜡烛点在一个自己并不认识的苏联青年的坟头,足以说明她和苏联青年的情谊。 师:完整的说,是“她和苏联青年的情谊之深”,对吧。 (生点头) 生 3: 23 段。 “路并不远,一共不到十步,可是她太衰老了,不得不坐下来休息了三次。 最后,她总算把死者拖到了弹坑里。 她已经精疲力竭了,又坐在那里休息了好久, 也许有一小时。 ”从这里可以看出,因为她衰老,所以她的动作非常迟缓,一共不到十步的路,她坐下来休息了三次,说明她也是为了让苏联红军的尸体得到掩埋,付出了很多。 师:嗯,她为了掩埋苏联红军的尸体,确实付出了很多,这组同学表现非常的棒。 请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生:(生鼓掌) (反思:学生说“尸体”的时候,作为教师应该意识到这个失误,及时给学生纠正:“苏联红军的遗体”,但遗憾的是自己紧张之下也跟着说“尸体”,没有起到引领作用。 ) 师:经过这一组的展示之后,老师有一个小小的提议。 生:什么提议。 师:一组上台展示的时候 ,其他组的同学应该怎么样。 生:认真听。 师:对了,我提议大家认真倾听。 倾听也是一种很高的素质和修养,早就听说咱们八五班同学的素质很高,相信大家会做得很好。 现在轮到第二个小组展示,哪个小组来。 生:(迟疑) 师:哦,不要看别人,要有个性 —— 你们组。 (一个同学代表) 生:我非常喜欢第 23 页的 23 段。 “路并不远,一共不到十步……也许有一小时。 ”我从这段可以看出老妇人虽然很衰老,但她还是不顾自己生命的安危,冒着枪林弹雨,费尽周折地把苏联战士拖进了弹坑,为他埋葬,体现了苏联红军与南斯拉夫人民之间的深厚友谊。 师:我觉得你的语言真好,文中就这么几句话,你就批注了这么多,非常棒。 (反思:表扬性的语言单一。 ) 生:(鼓掌) 师:还有哪一组呢。 我见有的小组也是跃跃欲试…… 生:(转过脸指着一个男生)让他去。 师:(微笑)为什么你不来呢。 生:他是自愿代表我们组的。 师:那好,你请。 生:第 26 页的第 41 段。 “即使在这个当儿,老妇人也没有说话,她不过抬起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十分庄严地对他们深深一鞠躬;然后,把她的黑色大围巾拉直了,颤巍巍地走了。 没有再回过头来,看一下那蜡烛和那些士兵。 ”这段主要是描 写了老妇人的动作,可以体现出老妇人对烈士的哀悼,又对正在为他们赶走法西斯的苏联红军的敬意,从这可以看出他们不分国界(的情谊),同时和死去的苏联红军情同母子。 师:他们这种感情超越国界,情同母子,好。 生:(鼓掌) 师:有的同学就情愿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当观众。 能不能咱也当一当。人教版语文八上蜡烛
相关推荐
从今天开始,你们再学语文的时候,哪怕学数学的时候,学其他任何一门功课的时候,老师让你预习,你读到哪儿就在哪个地方做个批注,把重点的语句画下来,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写下来。 试试看,你要用这种 学习的方法去学,坚持个两三年,你的语文成绩,你的语文素养将会提高一大截。 师: (课件示图片,图片下方带有一大串问号,伴着凄美的音乐) 有没有在别的地方看到过这幅图。 师:底下一串的问号大家看到没。
天天在减少,大地露出的枯黄一天天在扩大。 让我们仿佛看到了鹿的命运和整个大自然的命运,从而认识到罗斯福总统决定的严重错误,意识到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在对语言文字的品读中道理不需要分析,不需要讲解,更不需要灌输,是潜移默化 ,是润物细无声,是水到渠成。 在教学中,以点、线、面结合,让学生多方面去学习并得到收获,努力做到有整体的把握,有清晰的脉络,也有细节的精彩。
各属于什么组织。 细胞模式图 成熟区 伸长区 分生区 根冠 (根毛区) 保护组织 分生组织 细胞已分化 • ,谈谈植物的各种组织是如何形成的。 • 分生组织 不断 分裂 产生新细胞,再由这些细胞 分化 形成 保护组织 、 营养组织 、 输导组织 等。 :植物的根尖被掐去,对根有何影响。 不能继续生长。 因为在根的顶尖有分生组织,当掐去分生组织后,细胞不能分裂增加数量,根就无法继续往上生长了。
图 保护 分裂产生新细胞 下部细胞小 上部细胞大 伸长区的细胞长大后补充成熟区 根冠 保护分生区。 分生区 分裂产生新细胞 , 不断补充伸长区的细胞数量。 伸长区 根生长 最快 的部位,细胞不断长大成为成熟区的细胞。 成熟区 生有大量 根毛 , 是 吸收 水分 和 无机盐 的主要部位。 主根、侧根和不定根 根和根系的类型 直根系和须根系 根毛吸水 芽:处于动态而未伸展的枝 、花或花序。
节期 抽穗期 灌浆期 米 3/公顷 1192 31 956 20 876 23 635 29 需水总量(米 3/公顷 ) 灌浆期 抽穗期 拔节期 返青期 发育期 天数 动动手: 计算出表中各个时期平均每天的需水量,并以直方图的形式表示出来。 ( 2) 日均需水量与发育期的关系怎样。 ( 1) 总需水量与发育期的关系是怎样的。 请分析: 0 10 20 40 50 返青期 拔节期 抽穗期 灌浆期
生抓住中心句,在板书中体现文章是如何“表现中心” —— 即从哪些方面 表现“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一中心句的。 为此我又设计了一些问题按序抛出,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带着学生深入课文。 力求让学生在每一句课文理解中都绽放出思维的火花。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2)作者从哪些方面写了“陋室”。 3)结尾引用孔子的话有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