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数学四上升和毫升教学设计1内容摘要:
位) ( 2)量筒里的水是多少毫升。 量杯里的水是多少毫升。 ( 3)看看你的容器,说说它们的容积是多少。 3. 升 ( 1)盐水瓶里可灌 500 毫升水。 ( 2) 1000 毫升 =1 升 看 1 升有多少。 三、升和毫升的化聚 1. 例 1 5升 =( )毫升 填几。 为什么。 因为 1升 =1000 毫升, 5升就是 5000 毫升。 练一练:。冀教版数学四上升和毫升教学设计1
相关推荐
180176。 ,或者∠ 2与∠ 3的和等于 180176。 等。 ②∠ 1与∠ 3的度数相等,∠ 2与∠ 4的度数相等。 ③图三中四个角可能都是直角。 ( 1)让学生用量角器量一量,验证自己的想法。 ( 2)教师明确告诉学生: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这个交点叫垂足。 请你找出生活中垂
处处( )。 从直线外一点向已知直线画线段,( )最短。 三、选择题。 ( 10 分) 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垂直可 以使用( )。 A、三角板 B、量角器 C、直尺 两条直线互相垂直,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 )。 A、交点 B、垂足 C、端点 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可以画( )。 A、 1 条 B、 2 条 C、无数条 图形=是由两条( )组成的,∠是由两条( )组成的。 A、线段 B、射线
不会相交 生: ①③④ 是一类,无限延长后它们会相交; ② 则无点;而 ② 号图形中的两条线无论怎么延长都不会相交。 揭示:研究两条直线位置关系不仅要看表面现象,更要注重实质。 生: ③ 号图形中的两条线延长后会相交,有一个交点;而 ② 号图形中的两条线无论怎么延长都不会相交。 …… 设计意图:当直线的特点赋予其中,这几幅图的分类则有了明确的指向,学生的思考自然指向相交 和不相交。 3.得出结论
因数。 生 2:可以用字母表示因数与积的关系,如 a、 b、 c 都是自然数,且 a b=c,那么 a、 b 就叫 c 的因数。 试一试: 师: 18 的因数有哪些。 探索 一个数因数的特征。 师:在练习本上写出 1~ 10 各数的所有因数。 让学生观察这些数的因数,有什么特点。 生 1:我发现这些数的因数都有 1 和它本身。 生 2:我发现有些数的因数只有两个因数,有些数的因数不止两个。 生
)你估计小明去学校走哪条路。 为什么。 答案不唯一,只要学生说的有道理要给予肯定。 但要使学生明白,走中间的直路比较近。 三、测量。 量一量,从 A 到 B 的三条线中,哪条最短。 1. 先让同学估计一下,从 A 到 B 的三条线中,哪条最短,大约有多长,然后再实际测量。 2. 交流测量结果,使学生在亲自动手测量中体会、了解“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
师:观察的真仔细,那我们现在就来帮小明妈妈算一算:(提出问题 1) 师:同学们根据掌握的信息估计是多少倍呢。 生答: 3 倍。 师:你们是怎么估计出这个数的。 这样,我们 4人小组先讨论讨论,一会儿跟大 家说说你的想法(小组讨论,师巡视指导) 师:刚才大家讨论的真热烈,谁来说说你的想法。 (在学生交流估算的想法时,只要估算就要给予肯定)。 生: 23+23+23=69 因为一双 1号鞋 23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