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历史九下第四课“大危机”与“新政”内容摘要:

月 24日“黑色星期四”,纽约股票市场崩溃。 )事实上, 1929年美国经济发展已经出现严重困难。 但纽约股市经 过不断哄抬,股价一直上扬。 这个美国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已经无法正确反映美国经济的真实情况。 我们知道,支撑股市的是投资者的信心 和对未来的希望。 但这种信心 和希望在 1929 年 10 月下旬,由于经济持续低迷而彻底破灭。 广大投资者开始疯狂抛售股票,股价下跌之快,连自动报价机都来不及报价。 股市崩溃了。 股市崩溃引发 了一连串连锁反应。 广大投资者的财富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化为乌有,迫于生计和信心动摇,人们纷纷赶往银行兑换存款,这又直接导致银行相继倒闭。 银行倒闭后,大量工商企业的正常运转由于失去了资金支持也相继宣告破产。 工人因此而大量失业,人民生活水平大幅下降,更无力去市场购买商品。 美国的经济由此开始进入了恶性循环。 3.经济危机的特点 我们可以发现这次经济危机具有哪些明显特征。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第一,范围特别广。 由于美国是当时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大国,又是最大的债权国,美国经济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和世界市场有着非常密切的联 系。 危机很快从美国蔓延到德、日、英、法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资本主义国家为了转嫁危机,又使危机波 及到 1929~ 1933年,持续四年之久。 第三,破坏性特别大。 危机期间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 下降 l/ 3以上,国际贸 易额减少 2/ 3,失业人数更是高达 3000万以上。 甚至在危机过后也不见经济的复苏。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由此一蹶 不振。 4.经济危机的影响 30 年代的大危机是世界性的资本主义政治危机。 大危机自然产生了大 影响。 教材从哪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学生回答:各国状况和世界局势。 )从局部看,经济危机必然激化 资本主义各国严重的社会危机。 示威、游行和罢工斗争不断,阶级矛盾空前尖锐;法西斯分子也乘机兴风作浪,促使社会更加动荡不安。 从整体看,经济危机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改善本国经济形势,加紧在国际市场上的争夺,使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各国为尽快摆脱困境,还进一步加强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掠夺,激起当地人民的反抗,民族解放运动 持续高涨,国际关系日趋紧张,世界局势危机四伏。 三、“蓝鹰运动” 美国的罗斯福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