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历史九下第十课“冷战”与“热战”内容摘要:
什么是“冷战” 所谓冷战,是美国对苏 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所采取的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形式。 美国推行冷战的主要原因有: a、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膨胀,称霸全球的野心也随之膨胀,同时苏联的政治军事实力也大为增长,加上世界范围内的人民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使美国认为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成为其称霸全球的最大障碍,必须予以压制。 b、由于苏联实力的增强,美国不敢贸然采取直接的 武装对抗形式。 C、大战刚结束,世界人民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局面 ,美苏双方都不愿,也不敢使自己再次卷入一场新的全球战争。 综合以上三点,美 国对苏联采取了以“遏制”为中心的 冷战政策。 3.铁幕演说 1946 年 3 月,丘吉尔在美国发表反共反苏演讲,主张遏制苏联,为当时杜鲁门 政府正在实行的对苏强硬的“遏制”政策提供了详尽的理论根据。 二、“两极”对峙 在学生看书基础上归纳两极格局形成的过程: 1.“杜鲁门 主义”的提出 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标志是 1947年针对希腊共产党 领导的人民武装斗争,以及土耳其和苏联的矛 盾,美国总统杜鲁门向国会提出咨文,声称希腊、土耳其面临来 自苏联的极权主义的威胁,而“美国的政策必须支持那些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 这实际上是美国准备在全世界范围内扩张美国势力。北师大版历史九下第十课“冷战”与“热战”
相关推荐
月 24日“黑色星期四”,纽约股票市场崩溃。 )事实上, 1929年美国经济发展已经出现严重困难。 但纽约股市经 过不断哄抬,股价一直上扬。 这个美国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已经无法正确反映美国经济的真实情况。 我们知道,支撑股市的是投资者的信心 和对未来的希望。 但这种信心 和希望在 1929 年 10 月下旬,由于经济持续低迷而彻底破灭。 广大投资者开始疯狂抛售股票,股价下跌之快
对外进行侵略。 5. 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反抗的是哪一个殖民国家。 谁是著名的民族英雄。 6. 18世纪末 19世纪初的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受到哪两个国家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 其中谁率领军队解放了大部分西班牙的殖民 地,被称为“南美的解放者”。 哪一个国家以他的名字命名。 三、无产阶级运动 、真正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是什么。 其纲领性文件是什么。
本课现实性很强。 如何引导学生关注世界、关注现实、关注 生活是本课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应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如 讨论、搜集材料、上网、调查、编报等)来联系现实生活,进一 步加深对经济全球化的理解。 一、走向全球化 ,概述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原因和主要特征,以及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趋向。 活的影响。 :为什么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四、教学过程 —— 经济全球化
现如此的不同。 ■史料的解读 —— 不朽的抗争精 神 读懂历史人物,理解历史事件,观察历史现象并最终得到感悟和启发是我们学习历史的目的之一。 材料链接 材料一: 今天凌晨 4时,希特勒已经进攻并侵入俄国。 „„ 希特勒是个“十恶不赦、杀人如麻 、欲壑难填的魔鬼”;而纳粹制度除了贪得无厌和种族统治之外,别无主旨和原则。 „„ 因此,俄国的危险就是我国的危险,就是美国的危险
阅读课文相关内容,结合课后搜集的材 料,说一说苏联解体的进程。 部分加盟共和国独立 戈尔巴乔夫改革造成混乱局面 《 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 》 公布( 1991年) “八一九事件 ” ( 1991年 8月 19—21日) 叶利钦 掌权 苏联解体 独联体成立 ( 1991年 12月) 苏 联 这一事件 实质 是苏联 “ 传 统派 ” 为了挽救 国家的完整和 统一,为了挽 救社会主义
日本的简要情况。 第二环节 —— 分组自学:将学生分成 A(欧盟)和 B(日本)两个组让他们分别作为西欧和 日本的“当权者”置身于当时的历史情境之中,以教材和教师提供的资料为依据,分 别去讨论、思考、决策 ,制定出能促使该地区或国家发展的政策。 与此同时,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内容。 第三环节 —— 基础询问:通过小组互问的方式,检查、落实对本课相关知识的记忆和概念的理解。 若学 生回答不尽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