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21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2内容摘要:

长度往往要求比较精确 ,此时 ,就要进行估读 ,即 :要估读到分度值 的下一位 (难点 )。 估读 值不是一个精确的值,但也是一个有效值。 让学生用透明三角板测量一纸条的宽度。 首先分清三角板的正、反面,然后要求学生把三角板反着用(即有刻度的一面朝上)。 学生在测量时,故意让学生身体向左偏、向右偏,让学生回答两次读 数是否一样 ?(不一样,且尺子越厚,两次读数差别越大 )。 这两个读数哪一个对 ?(都不 对 )。 怎样读才能得到正确的数值 ?引导 学生总结出读数的视线规则: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可参照课本图 27)。 在将零刻度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时,也要按这一 规则去做。 让学生把三角尺翻过来,重复上面的测量,这时身体偏左、偏右的两次读数基本一致。 由此得到,测量时刻度尺的正确放置方法是:让刻度尺刻度紧贴被测物体的始、末两端。 如果刻度尺不透明 (如钢尺、木尺 )应怎样放置 ?利用课本图 27总结出刻度尺使用中的放置规则:刻度尺应 立 着放正,不能歪斜。 (应使刻度尺面垂直被测物体表面,学生还不理解这些立体几何术语,改用 立 着的说法。 可通过示范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 ) 要求学生按上述放置和视线规则,正确放置刻度尺,并将零刻度对准纸条的一个边,看纸条的另一条边靠近那一条刻度线,读取这一刻度的数值,就是纸条的宽。 如果要求测量更精确些,则应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 这就是刻度尺使用时的估读规则。 有效数字只要求学生有所了解,着重讲清最后一位估读数字是有意义的,因此,估读的数字及其前面的数字都是有效数字。 ④记:测量完了,就要记录测量结果,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只有数字而没有单位是不行的,应懂得根据记录来判断所使用的刻度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