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历史八上国民革命运动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内容摘要:
思想和革命精神。 意义地位:( P60第一段)黄埔军校是一所国共合作的军事学校,为国民革命培养了大批军事骨干。 拓展:黄埔军校门上的对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批:“革命者来”。 体现了办学宗旨:要培养有理想、不怕牺牲,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新一代军人。 三、北伐战争 目的:为了打倒列强,铲除军阀,把国民革命运动推向全国。 对象:吴佩孚、孙传芳 、张作霖 开始: 概况:兵分三路:一路指向江西;一路指向福建;一路指向湖南湖北(主战场)。 胜利进军:①汀泗桥战役、武昌战役 —— 攻克武汉。 (扫除吴佩孚的势力。 ) 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叶挺独立团为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称号。 ②江西战场,攻克九江和南昌,消灭孙传芳主力。 ③北伐军沿长江东下,直趋南京。 结果与影响:( P60最后一段)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便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威震全国,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国民政府迁都: 1927年初,国民政府由广州 迁到武汉。 讨论:北伐军胜利进军的原因:①正义,得民心。 ②统一战线,国共合作,团结奋战。 ③战略战术得当。 ④共产党的先锋作用。 ⑤官兵士气高昂,浴血奋战。 ⑥工农群众支持配合。 ⑦北洋军阀勾心斗角,士气涣散。 等等。 四、南京国民政府( —— ) 孙中山逝世: 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右派公开破坏国共合作。 “四一二”政变 —— 蒋介石叛变革命 “工人内讧( hong④)”,在上海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制造了“四一二”政变。 南 京国民政府建立: 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华师大版历史八上国民革命运动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相关推荐
发展重工业,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其他各项事业,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奠定厚实的物质基础。 其中主要 任务: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讨论原因:结合 19 页小字部分毛泽东的一段讲话加以说明。 ① 工业化建设的机器设备主要靠重工业提供; ② 发展农业的技术设备如拖拉机、播种机等也要靠重工业生产; ③ 国防建设的武器装备离不开重工业的支持; ④ 我国工业基础薄弱,尤其是重工业。 注:从
,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宣告了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以瑞金为首都,选举毛泽东为政府主席,朱德为军委主席兼红军总司令。 农村革命根据地创建的意义( P68) 中国共产党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正确道路。 五、红军长征( —— ) 国民党对根据地的围剿 自 1930 年底起,蒋介石多次“围剿”中央革命根据地。 在毛泽东、朱德
和平解放西藏 抗美援朝 土地改革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毛泽东和周 恩来从西柏坡前往北京 “ 赶考 ” ,已经向全国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但是,由于国民党的黑暗统治,旧中国的国民经济处于崩溃边缘。 中国共产党接过来的是一副烂摊子,经济底子太薄了。 虽然经过三年努力,我们的国民经济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跟其他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这差距有多大。 如何赶上去。 请同学们阅读 第 4课。
呈现信息化、全球化的特点,美国率先进入了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知识经济时代。 思考:美国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 1)长期的海外掠夺,资本输出,积累了资本。 ( 2)注重制度创新,如罗斯福新政, ( 3)吸引大量海外移民,补充了 劳动力。 ( 4)本土没有遭受战火,并利用世界大战之机快速发展本国经济。 ( 5)本国没有经历封建社会,并进行了两次资产阶级革命,国家政治体制稳定。 (
细读课本,完成表格填空。 通过比较来把握两种政策的特点。 ,奥运会火炬境外传递第三站选择在有“革命的城市”之称的圣彼得堡(彼得格勒)举行,我们之所以称它为“革命的城市”,因为它是 ( ) 2. 1917年 3月,俄国爆发了“二月革命”,推翻了( ) A. 沙皇专制政府 B.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 工兵代表苏维埃 D. 人民委员会 3. 俄国二月革命后,掌握了国家主要权力的是( ) A.
蔬菜 • 11.每日青菜摄取量很少 • 12.每日饮水量不足 • 13.用高糖饮料或碳酸型饮料代替饮用水 • (三)你认为不合理的饮食习惯或饮食结构 • 还有哪些。 请你再列举三条 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哪些。 一日三餐,按时进餐; 每日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餐的能量应当分别占 30%、 40%和 30% 左右; 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 饭后不宜立即进行剧烈运动; 不吃零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