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历史七下第13课抗击侵略的英雄业绩内容摘要:

击侵略的英雄业绩,从而导入新课 教学过程 “ 戚继光抗倭 ” 一目。 先明确交待抗倭的历史背景,可结合《明代抗倭图》挂图 ,首先阐明 “ 倭寇 ” 的概念,再 让学生搞清楚明朝中期倭患严重的原因,指导学生观看《 明代 抗倭 图 》,以对倭寇的骚扰范围之广、危害之深有一个形象的认识。 教师还可以出示有关材料,启发学生思考:倭寇对我国东南沿海的骚扰造成了什么严重的后果 ?明确了以上几方面的问题,就为正确认识戚继光的抗倭斗争,以及更好地评价抗倭斗争的性质做好了铺垫。 戚继光抗倭斗争的经过:先指导学生观看《戚继光》像,然后让学生阅读戚继光的生平事迹,再结合问题探究 3题 戚继光继承父职后,曾写下这样的诗句: “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 联系课文中他的诗句,你认为他有什么高尚的品质值得人们学 习 ? “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 ”表达了戚继光决心将自己的一生和抗倭事业结合起来,使自己处在时代激流的中心,为民族、为国家做出贡献的决心。 戚继光能在国家危难之时立下远大志向,挺身而出,时刻以国家和民族安危为己任的高尚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另外,“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则更明确地表明戚继光为驱逐倭患、保卫海防、拯救百姓于水火,而并非追求个人功名的崇高品质。 说一说从戚继光身上能学到哪些优秀品质 ?关于 “ 戚家军 ” 的编练,教师可以补充戚继光严于治军的小故事,如条件允许,可尝试着在课下排练 “ 鸳鸯阵 ” ,然后拿到课上表演,使学生切身体会到戚继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以及士兵们团结合作的精神风貌,因为这些都是 “ 戚家军 ” 得以战胜倭寇的重要因素。 戚继光抗倭斗争的评价:教师请学生结合所讲过的内容,结合课课练能力拓展题,分析戚继光抗倭取得胜利的原因 (可分组讨论后回答 ),基本概括为四点:首先这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符合人民的利益,这就是我们常说的 “ 人心向背 ” ;二是戚家军纪律严明,作战英勇;三是戚家军与其他爱国军民 配合作战,体现了一种同仇敌忾的民族向心力;而戚继光 卓越的军事韬略和 指挥才能,则无可争议地成为另一个原因。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在中国古代史上还有哪支军队以纪律严明而著称 ?对比一下 “ 岳家军 ” 和 “ 戚家军 ” 在抗击对象上有什么不同 ?由此引出对戚继光及戚继光抗倭斗争的正确评价,需要明确的是,抗倭斗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反抗外来民族侵略并取得胜利的斗争,戚继光是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