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八上第24课思想文化的演进内容摘要:

全新的思想武器,加强了中国人救亡图存的紧迫感,极大地影响了近代中国的历程。 二、新文学 向学生简介新文化 :新文化运动开始后,中国新文学蓬勃发展起来,出现了鲁迅、茅盾、老舍等著名文学家。 由学生上台介绍鲁迅的生平。 强调: 鲁迅,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新 文化运动的奠基人。 请学生说出鲁迅作品 :①《狂人日记》( 1918 年) —— 中国新文学的第一篇小说,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②《阿 Q正传》( 1921年) —— 通过对阿 Q形象的塑造,深刻地批判了中国的国民性。 ③《野草》( 1927年) —— 世界文学宝库中的奇葩。 ④他的杂文被誉为“匕首与投枪”。 结合 P158“阅读与思考”, 向学生介绍鲁迅作品的思想性。 鲁迅的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性与强大的震撼力,影响深远。 鲁迅创作了大量的杂文,同国民党政府的 御用文人及其他反动文人进行激烈的论战,突破了他们的“围剿”,而鲁迅正是在这一“围剿”中,以笔代枪,进行斗争,成为中国文化革命的伟人。 作 为作家,鲁迅是永远不可替代的。 他对民族、对人民巨大的悲悯 以及血性的东西,被视为“鲁迅精神”,这正是鲁迅的意义所在。 毛泽东称赞“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就是因为鲁迅同北洋军阀、国民党独裁统治作斗争的精神是富有韧性的,在任何情形下都不屈服和妥协。 三、美术绘画 简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