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3课向社会主义过渡课件4内容摘要:
重新投产 第一批喷汽式飞机 第一批解放牌汽车出厂 第一只手表在天津做成 第一艘油轮和机车 农村生活情况 农业合作社 公 私 合 营 三大改造的完成 公私合营 时的场景 公私合营时的场景 三大改造时的社会气氛 三大改造时的社会气氛 巩 固 政 权 恢复发展国民经济 请问:生产关系(所有制)变了吗。 怎样变。 还有哪些非社会主义性质的。 生产力呢。 (土改)地主私有 农民私有 官僚资本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农民、手工业者个体经济,资本主义工商业 经济等。 (194 10195底 ) 过渡时期的特点 总特征 : 分特点 : 经济结构 ? 阶级结构 ? 社会矛盾 ? 政治制度 ? 多种经济形式并存 单一公有制 多种阶级成分 单一社会劳动者 阶级矛盾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 人民政协会议 人民代表大会制 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复习提问 为了巩固新生的政权中央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抗美援朝、土地改革、西藏和平解放 请你说说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请你说说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 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毛泽东主席的这段话告诉了我们什么意思。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经济方面) 背景 建国初期我国工业水平远远落后发达国家 目的 发展国民经济尽快改变工业水平落后的状况 时间 1953年 ——1957年 任务 ①以苏联帮助设计的 156个建设单位为中心,集中主要力量发展 工业,建设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②相应地发展 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③有步骤地促进农业、手工 业的合作化④继续进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保证国民经 济中社会主义成分的比重稳步增。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3课向社会主义过渡课件4
相关推荐
:经历了从农业互劣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三个阶段。 导行阶段 ( 1) 背景 :农业合作化运劢的推劢。 ( 2) 完成 :到 1956年 ,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 1) .开始 :1954年。 ( 2) 方式 :从以加工订货、统购包销到公私合营。 ( 3) 完成 :到 1956年底 ,全国有 99%的私营工业企业和 82%的私营商业户
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 ____ ,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由 ______ 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民族 ____。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区域自治 少数民族人民 内部事务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㈡少数民族自治地方 • ⑴三个层次: • ⑵五个省级自治区: 中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分为哪几级。 目前我国设立了哪几个省级自治区。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 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
大跃进 ” 和人民公社运劢 有哪些丌吅帯理的做法。 高指标 :工业上钢产量超英赶美,农业上粮食“放卫星”; 瞎指挥 :不遵循客观规律; 浮夸风 :假话盛行; 共产风 :一切归公社所有,大办公共食堂等。 主要标志 高指标 瞎指挥 浮夸风 共产风 “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劢 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 一次严重失误。 虽然广大干部群众付出了辛勤劳劢,但是,由亍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 “高指标
类型的宪法,是全国人民大团结的宪法。 它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明确规定了我国的国体与政体,为我国社会主义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提供了法律保障。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场 . 毛泽东与周恩来共同起草和审议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 刘少奇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 1954年 《 宪法 》 的蒙、汉 、 维 、 哈 、 藏 、 朝文版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下表是几项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请算一算 1957年比 1952年增长多少,按百分比填入表内。 项目 1952年产量 1957年产量 1957年比1952年增长的 % 钢(万吨) 135 535 原煤(万吨) 6649 13000 粮食(亿吨) 棉花(万吨) 130 164 296% % % % 二、“三大改造”(笔记) 内容 实质: 意义: 农业
实质和意义是。 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农民土地所有制 资料 1:时任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的陶鲁笳说:“农民得到了土地,我们的党就得到了农民的拥护。 全国农民拥护的事情,那个时候,没有办不成的。 所以说,这是一次了彻底的最全面的最成功的一次土地改革。 ” 资料 2: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耕耘和收获。 这就是劳动农民翻身做主人的感觉。 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