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3课向社会主义过渡课件2内容摘要:

类型的宪法,是全国人民大团结的宪法。 它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明确规定了我国的国体与政体,为我国社会主义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提供了法律保障。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场 . 毛泽东与周恩来共同起草和审议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 刘少奇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 1954年 《 宪法 》 的蒙、汉 、 维 、 哈 、 藏 、 朝文版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三 大 改 造 农 业 手 工 业 资本主 义工 商 业 合 作 社 赎买、 全行业 公私合营 社 会 主 义 制 度 基 本 确 立 1956年底 农业的改造  目的和形式 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目的和形式就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 参加农业合作社, 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道路。 方针、原则和方法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是 “ 积极发展,稳步前进 ” ,原则是 “ 自愿互助 ” 方法是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进。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分三步走: 互助社 初级社 高级社 农业实现合作化 农业实现合作化后,农民代表向党中央和毛泽东报喜 手工业的改造  在广泛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同时,我国对手工业也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 与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相似, 主要采取合作社的方法 把个体所有制逐步改造成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到里 1956年底, 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时间: 1954年 方式 赎买政策 公私合营 公私合营  所谓公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