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3课向社会主义过渡课件1内容摘要: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下表是几项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请算一算 1957年比 1952年增长多少,按百分比填入表内。 项目 1952年产量 1957年产量 1957年比1952年增长的 % 钢(万吨) 135 535 原煤(万吨) 6649 13000 粮食(亿吨) 棉花(万吨) 130 164 296% % % % 二、“三大改造”(笔记) 内容 实质: 意义: 农业 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社会主义 改造 私有制 公有制 P23实现 …… 建立 ……进入 …… 想一想: 当时的农民是否自愿参加合作社。 私营业员工商业改。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3课向社会主义过渡课件1
相关推荐
类型的宪法,是全国人民大团结的宪法。 它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明确规定了我国的国体与政体,为我国社会主义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提供了法律保障。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场 . 毛泽东与周恩来共同起草和审议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 刘少奇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 1954年 《 宪法 》 的蒙、汉 、 维 、 哈 、 藏 、 朝文版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
重新投产 第一批喷汽式飞机 第一批解放牌汽车出厂 第一只手表在天津做成 第一艘油轮和机车 农村生活情况 农业合作社 公 私 合 营 三大改造的完成 公私合营 时的场景 公私合营时的场景 三大改造时的社会气氛 三大改造时的社会气氛 巩 固 政 权 恢复发展国民经济 请问:生产关系(所有制)变了吗。 怎样变。 还有哪些非社会主义性质的。 生产力呢。 (土改)地主私有 农民私有 官僚资本
:经历了从农业互劣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三个阶段。 导行阶段 ( 1) 背景 :农业合作化运劢的推劢。 ( 2) 完成 :到 1956年 ,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 1) .开始 :1954年。 ( 2) 方式 :从以加工订货、统购包销到公私合营。 ( 3) 完成 :到 1956年底 ,全国有 99%的私营工业企业和 82%的私营商业户
实质和意义是。 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农民土地所有制 资料 1:时任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的陶鲁笳说:“农民得到了土地,我们的党就得到了农民的拥护。 全国农民拥护的事情,那个时候,没有办不成的。 所以说,这是一次了彻底的最全面的最成功的一次土地改革。 ” 资料 2: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耕耘和收获。 这就是劳动农民翻身做主人的感觉。 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解放战争时期 纪念碑的设计工作由著名建筑家梁思成先生主持。 毛泽东主席于 1955年 6月 9日题写了正面碑文“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背面碑文是周恩来总理所书。 而纪念碑的朝向,原设计是按照中国传统朝南方向为正面。 所以,毛泽东主席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在碑的南面。 在纪念碑的建设过程中,有人提出:天安门广场政治集会多,平时游人也很多,而且大多从东西长安街进入广场
市,为古代新疆与内地以及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 但是这样一座活跃了几个世纪的城市,到公元四世纪后竟然完全消失于历史记载,沦于沙漠中。 斯文 .赫定发现它时,覆沙已经退去,漏出了真迹:街道整齐,屋宇完好,屋内陈设物有各种农用工具,甚至储粮的瓮,瓮内还盛着籽实。 好像一场突然降临的灾难,使人们来不及搬运和逃生便湮没了。 考古学家在楼兰古城发现了数十万计的大 批石器、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