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新制度与中小企业板特点培训教材(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已增加了近 8倍 , 目前流通市值 103亿 , 居中小板第一位 , 整个深圳市场第五位。 三、企业上市决策的选择 一、是否上市的选择-为什么要上市 融资效应:融资平台、融资环境 品牌效应:企业形象、知名度 财富效应:投资升值、资产变现 人才效应:股权激励、吸引人才 体制效应:百年老店、长治久安 国内案例:万科的持续融资之路 1988年 12月,公司公开向社会发行股票 2,800万股,集资人民币 2,800万  1991年 6月,公司通过配售和定向发行新股 2,836万股,集资人民币  1993年 3月,本公司发行 4,500万股 B股,募集资金 45,135万港元。  1997年 6月,公司增资配股募集资金人民币  2000年初,公司增资配股募集资金人民币  2002年 6月,万科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 15亿  2020年 9月 24日公开发行( 5年期)  现在市值 110亿 上市以来,万科公司借助资本市场的各种工具,如 A股、 B 股及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超过人民币 50亿元。 十年来,万科公司利润增长均在 30%以上 上市时机的选择 快速成长阶段 扩张投资需求 证券市场形势 中小企业板六大优势 上市速度快: 重启 IPO以后的发行审核效率明显提高,尤其在中小企业板,实行“打包发行”,每次发行三到四家甚至五家企业,平均每四天一家,已经彻底告别了过去“排队过会”的现象。 审核透明度高。 2020年,证监会发审委会议共审核首发申请 74家(其中一家是换股吸收合并),通过了 62家,暂缓表决 1家,通过率为 84%。 发行成本和维护成本。 中小企业板的发行费用占筹资额的比例平均约为 6%,基本上是其他市场的三分之一;而维护费用在国外平均是每年 500万左右,国内则不到 100万元人民币。 交易活跃度。 投资者 8000万,交易量 800- 1000亿。 外资参股的企业可以实现在境内退出。 全流通市场,财富效应显现。 上市地的选择 根据成本效益原则,目前受到境外投资者追捧的公司有两大类: 垄断类、资源类公司,如大型银行、石化等 独特概念的公司,如网络、新能源等。 以下几组数据说明了国内市场的本土优势: 发行市盈率 平均发行市盈率较高 , 说明同样的收益和利润 , 可以更高的价格发行 ,中小板发行价是很多其他市场的 23倍。 中国企业在不同市场之间的 IPO平均市盈率比较表(倍数) 中小企业板 香港主板 香港创业板 纽交所 纳斯达克 英国 AIM市场 新加坡 24 10 8 15 28 12 7 二级市场交易市盈率 二级市场市盈率相对较高 , 意味着原始股东可以较高的价格流通兑现 ,也可按照二级市场一段时期内平均收盘价配股 、 增发。 纳斯达克也较高 , 主要受个别网络股高市盈率的影响。 中小企业板 香港主板 香港创业板 纽交所 纳斯达克 英国 AIM市场 38 12 25 17 31 18 中国企业在不同市场之间的二级市场平均市盈率比较表(倍数) 换手率 日均换手率代表了投资者对企业的关注度与投资热情 , 换手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