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生物八上第三节免疫ppt课件之一内容摘要:
功能: 阻挡或杀死病原体,清扫异物。 一、人体的三道免疫防线 ㈡、人体的第二道免疫防线 病原体 吞噬细胞(白细胞的一种) 毛细血管 人体内的具有吞噬作用的细胞能吞噬侵入人体的各种病原体 一、人体的三道免疫防线 ㈡、人体的第二道免疫防线 病菌 溶菌酶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有抑菌、杀菌等作用。 一、人体的三道免疫防线 ㈡、人体的第二道免疫防线 1、构成: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2、功能: 溶解、吞噬和消灭病菌。 一、人体的三道免疫防线 ㈢、人体的第三道免疫防线 扁桃体(在口腔内悬雍垂的两边 ) 脾(在腹腔的左上部) 淋巴结 人体的免疫器官能产生免疫细胞 一、人体的三道免疫防线 ㈢、人体的第三道免疫防线 免疫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 病原体 侵入 人体 刺激淋巴细胞 (是一种抵抗该病原 体的特殊 蛋 白质) 抗原 抗体 (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物质) 一、人体的三道免疫防线 ㈢、人体的第三道免疫防线 1、构成: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2、功能: 产生抗体,清除病原体。 二、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免疫类型 概念 免疫防线 非特异性免疫 生来就有的 ,不是针对某种特定的病原体,不具有选择性或特异性, 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第一道防线 第二道防线 特异性免疫 后天获得的 ,通常只对某种特定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第三道防线。苏教版生物八上第三节免疫ppt课件之一
相关推荐
位置 : 位于胸骨后 , 分左、右 两叶,成长扁条状。 位置: 在淋巴管性程上的 无 数个大小不一的小体,在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处最多。 脾脏 位置 : 腹腔的左上部,呈卵圆形。 病原体 进入 人体 刺激淋巴细胞 (是一种抵抗该病原 体的特殊 蛋 白质 ) 抗原 (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 ) 如 :病原体等物质 抗体 (由天花病毒引起) 思考 : 人体第三道防线的作用特点 ? 是出生以后才产生的
人类的进化发展可分为几个阶段。 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最显著的变化是 什么。 图 2419 脑容量变化示意图 南方古猿 • 生活在距今大约 700万年 • 已具有人的一些特征 (如短脸、牙齿结构等 )。 • 南方古猿地面生活,能 直立行走。 能 人 • 生活在距今大约 200万~150万年间 • 脑容量比南方古猿大,脑的沟回与
的出生率我国平均 20分钟就有一例 21三体综合征患儿出生,全国每年出生的唐氏综合征患儿将达 27000例左右。 先天愚型患者 血友病 是一种先天性血液凝固异常的出血疾病,原因是血液中缺乏某一种 “ 凝血因子 ”。 血友病依其缺乏凝血因子种类之不同,可分为: A型血友病; B型血友病; C型血友病 80%~ 85% 15%~ 20% 极少 常见的多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率
( X ) (生殖行为) (捕食行为,防御行为) (防御行为) (生殖行为) (洄游行为) (迁徙行为) 取食行为 乌贼喷出墨汁 招潮蟹颜色鲜艳的螯肢 防御行为 动物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行为。 如:乌贼释放墨
B D 3. 下列各项中能正确表述基因、 DNA和染色体三者之间关系(从小到大)的是( ) A.基因 → DNA → 染色体 B.基因 → 染色体 → DNA C. DNA → 染色体 → 基因 D. DNA → 基因 → 染色体 4. 下列有关基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基因是由 DNA和蛋白质组成的 B.基因是细胞核中的 DNA C.基因在体细胞中成单存在 D.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
本解读时的难度,开发了“家长”这一课程资源。 利用期中考试家长会的机会,结合家长反映孩子难以沟通的问题,引导家长回去阅读《拥你入睡》一文,请家长将他们的读后感想以书信的形式送给孩子,但先不直接交给孩子阅读,而是封好,让孩子带到学校。 因为这里存在一个教育时机的问题,等到上课前,将信提前放到每个学生的书箱内,待教育时机成熟再适时自读。 布置预习作业:查找肖复兴的人生 经历以及创作追求;揣摩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