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必修三守财奴课堂实录内容摘要:

): 1.拿了一把金路易摔在床上 2.一边说一边把钱拈着玩 3. 在女儿面前哆嗦 4.眼睛的神气差不多是很慈祥了 5.脑门上尽是汗 6.他搓着手 7.瞪着金子的眼光 8.冷笑着 师:我再从课文中挑选了四个最能表现葛朗台此时心态变化的句子。 第一句,第 54 小节“咱们中间可有些小小的事情办一办。 对不对,克罗旭。 ”第二句,第 57 小节“是呀,是呀,小乖乖。 我不能让事情搁在哪儿 牵肠挂肚。 你总不至于要我受罪吧。 ”第三句, 63 小节“克罗旭,你这些话保险没有错吗。 可以对一个孩子说吗。 ”第四句, 70 小节“„„我觉得更满意。 我按月付你一百法郎的大利钱。 这样,你爱做多少台弥撒给谁都可以了。 „„”这四句话原文中都没有神态动作,请大家仔细揣摩投影上的 8 个神态动作,看哪一句可以和哪个神态相配。 (学生讨论) 生 10:第一处配“他搓着手”。 师:“搓着手”。 “搓着手”表现什么。 看 174 页 83 小节,“他搓着手,因为能够利用女儿的感情占了便宜,觉得很高兴。 可见,“搓着手”表现 很高兴,很满意吧。 能配这个动作吗。 旁边同学有没有纠正的。 生 11:应该是第 4 句。 师:“眼睛的神气差不多是很慈祥了。 ”什么叫“差不多”。 生 11:并不是真的慈祥,是装出来的。 师:这样大的一件事,葛朗台却说“咱们中间有些小小的事得办一办”,怎样的心态。 更多的是一种虚假,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是欺骗。 第一处应该配 4。 再来看第二处。 生 12:应该配 5,“脑门上尽是汗”。 师:“尽是汗”是紧张。 “你总不至于要我受罪吧。 ”乍一看是紧张,其实是装出一副可怜样,利用女儿的感情向 女儿施加压力,更多的是一种要挟。 应该是哪一句。 生问:应该是 3。 师:对。 这里是要挟,应该是“在女儿面前哆嗦。 再看第三处。 生(齐答):应该是 6,“脑门上尽是汗”。 师:对。 “脑门上尽是汗”表示紧张,把公证人的话打断,实际上是怕公证人说出真相,女儿不答应。 但这句直接配上去不行,下文才是“尽是汗”,这里应该是 生(齐答):开始冒汗。 师:对,开始冒汗。 同学 们说得很好,顾及了语境。 再看最后一处。 “我觉得更满意”,“更”告诉我们他已经蛮满意了,已经把财产继承权的一部分拿到手,现在想把所有的钱都捞到手。 应该配哪一句。 生(齐答): 7 句,“他搓着手”。 师:很好。 “葛朗台就是这样,从开始欺骗到后来的要挟,再到紧张不安,再到后来小心地巴结又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再往下面看,有个动作,妙极了(生在下面抢答“抓”)。 “抓起女儿的手往自己手里一拍。 ”干什么。 生怕女儿反悔。 再往下,他实在是太快乐了,幸福到了极点,于是“热烈地、紧紧地拥抱女儿”,“使她几乎喘不过气 来。 ” 师:我们把想像投入小说,人物就是如此的鲜活起来。 其实这些(指投影)根本不需要。 我们是根据对话配上去的,换言之,这里的对话已经精妙到这样的地步:我们可以想像出这是怎样的动作,怎样的神情。 人物语言高度个性化。 高尔基曾经说过,他非常佩服巴尔扎克,佩服巴尔扎克小说中的语言,以为并不需要人物的神态动作,也能想像得出人物的模样。 这部分就是绝好的例子。 〔点评〕教师从“骗继承权”与“抢梳妆匣”这两个场面艺术表现形式各自的特点说起,启发学生借助想像以作品文本中描写葛朗台神态动作的八个句子与表现葛朗台 心态变化的四个句子相配伍,看怎样才能产生使人物形象进一步“鲜活起来”的最佳效果。 这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教学设计。 这启示学生:作家在文本中留下的一些“空白”,需要以想像来充实,这是鉴赏主体对作品文本的一种再创造,对人物形象的审美再创造。 学生初读文本时,并没有从“骗继承权”这一场面中产生兴奋点、共鸣点,正是没有充分发挥想像力、进行审美再创造的结果。 师:下面我们来分角色朗读。 请 XX女生扮欧也妮,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