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小学数学第三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word版教案内容摘要:
学生动手解决: ( 1)用学具摆一摆 (杨树和柳树谁多谁少,谁是一份数。 ) (教师巡视指导: 第一排摆 杨树的棵树,摆 几 根。 第二排 柳树的棵树, 摆几 个几。 ) 全班进行交流。 师:你是怎么摆的。 第一排摆几根。 为什么摆 6 根。 (杨树 6 棵) 第二排呢。 为什么摆 3 个 6。 (因为杨树有 6 棵, 种柳树的棵数是杨树的 3倍 ,应该有杨树棵树的 3份 ) 教师 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师:摆小棒比较直观,但如果数字很大或没有小棒怎么办呢。 为了使解决问题的过程更加简洁,人们创造了用画线段图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种方法比你们摆小棒更加方便,它能最直接 地反映出数量之间的关系。 ( 1)师:杨树和柳树谁是 1 份 数。 6棵杨树 数目比较小,所以我们用一条比较短的线段来表示。 (课件演示)杨树: ( 2)师: 6棵杨树 为一份,用 一条线段 来 表示。 ( 教师用手势 ),那么 柳树的棵数应怎样画。 有杨树的几份那么多。 ( 3份 ) 为什么。 (柳树的棵数是杨树的 3倍,画 3个 6棵那么长) 课件演示: 师:请大家和我一起数: 1份,( 在杨树的下面画一条和 6 棵杨树同样长的线段, )问:它表示杨树的几倍。 再一段一段依次出示,随机提问这是杨树的多少倍。 ( 2份、 3份),还用继续画吗。 最后标出“是杨树的 3倍”的字样。 柳树 : 是杨树的 3倍。北京版小学数学第三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word版教案
相关推荐
:第一点是单元整体目标教学法;第二点是默读、诵读、整体感知课文的教学法;第三点是引读教学法;第四点是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的教学法。 最后谈谈设计这些教法的依据。 因为在教学设计中应注意到与初中小说的衔接,那么就必须给学生指明努力的方向,落实语言因素,从这个角度设计了教学法一;《大纲》规定,高中学生要逐步提高自学能力,讲求阅读速度,据此设计了教法二;从心理规律上看,高中学生感知水平较高
其有关常识(课本 p51注解①, p52注解②;提示看 p84— 85页内容,补充《诗经》“六义”) ②课文朗读(提示看 p93— 94 页,指导正确读出诗歌的节奏) 提示思考:朗读的节奏是根据什么确定的。 (①按照语法结构来分析;②按照内容表达来确定。 —— 目的是过渡到对课文的分析理解) 解读第一阕: 劳动过程 —— ①伐檀;②置; 休息过渡 —— ①涟猗 揭露讽刺 —— ①胡取、廛;②胡瞻
而有的人却会出现不良反应,甚至导致死亡。 这个问题同样也困扰着奥地利医生卡尔 •兰德斯坦纳。 有一天,他终于想到:会不会是输入的血液与受血者身体里的血液混合产生病理变化,而导致受血者死亡。 1900年他用 22位同事的正常血液交叉混合,发现红细胞和血浆之间发生反应,也就是说某些血浆能促使另一些人的红细胞发生凝集现象,但也有的不发生凝集现象。 于是他将 22人的血液实验结果编写在一个表格中
写的结果是怎样得到的 ]。 4443900 辆 = 万辆 4443900247。 10000=(为什么除以 10000。 ) ( 3)学生独立完成改写和求近似数。 ( 4)交流订正: ( 5)观察:今天 所学的哪儿是新知识。 (改写的过程和方法) 2. 把 61581400 台改写成以“万台”作单位的数就是看这个数里有多少个万, 应当怎样想。 ( 1)应该怎么办。 (要把 615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