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历史八下登上国际舞台word学案内容摘要:
联合国家”(即“联合国”)一词就成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世界性国际组织的名称了。 四、联合国的建立 联合国创建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凯歌声中。 联合国这一名称是美国总统罗斯福提出, 1942 年 1 月 1 日,正在对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作战的中国、美国、 英国、苏联等 26 国代表在华盛顿发表了《联合国家宣言》。 1945 年 4 月 25 日,来自 50 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旧金山召开“联合国家国际组织会议”。 6 月 16 日, 50 个国家的代表签署了《联合国宪章》,后又有波兰补签。 同年 10 月 24 日,中华民国、法兰西、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美利坚合众国和其他多数签字国递交了批准书后,宪章开始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 1947 年,联合国大会决定, 10 月 24日为联合国日。 1946 年 1 月 10 日至 2 月 14 日,第一届联合国大会第一阶段会议在伦敦举行。 51个创始会员国 的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联合国组织系统正式开始运作。 联合国与中国 中华民国在 1945 年派代表团出席了旧金山会议,中国共产党的代表董必武参加了代表团,并在《联合国宪章》上签了字。 1971 年 10 月 25 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联合国大会第 2758 号决议,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承认它的政府代表为中国在联合国组织的唯一合法代表,并立即把蒋介石的代表从它在联合国组织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所非法占据的席位上驱逐出去”。 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美国顽固推行敌视中国的政策,并控制了联合国的多数会员国,使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长期得不到恢复。 70 年代初,国际政治力量发生重大变化,亚非国家在联合国的作用加强,越来越多的国家要求恢复中国的合法地位。 1971 年联合国大会通过提案,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和一切合法权利,包括任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 1974 年,邓小平率领中国代表团出席了联合国第六次特别会议。 在大会上,邓小平代表中国政府庄严宣告: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做超级大国。 联合国 事业的成就和贡献 几十年来,联合国历经国际风云变幻,在曲折的道路上成长壮大,为人类的和平与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 它在实现全球非殖民化、维护世界和平和安全、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截至 2020 年 6 月,联合国的会员国由创建时的 51个增加到 192个,已成为当代由主权国家组成。冀教版历史八下登上国际舞台word学案
相关推荐
师:可见中秋节是农民丰收的季节,是个合家团圆的日子,这一天圆圆的月亮挂在天空,皎洁的月光洒向大地,人们用各种活动来庆祝这个节日。 大家仔细观察一下图中人们的面部表情,然后想象一下他们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然后说一说。 学生:(略) 老师: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员,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 学生:(略) (让同学们欣赏音频“八月十五月儿圆”、“爷爷为我打月饼”。 ) 老师:大家还知道中秋节有哪些风俗活动呢
学生:(略) 老师:大家都感到和同学在一起真好,同学们之间是不是也有好多有趣的乐事呢。 把你和同学在一起的乐趣讲给大家听。 学生:(略) (还可让同学们欣赏图片“和同学在一起”、“同学一起学习”、“同学一起游戏”、“一起读书”;欣赏视频“借铅笔”、“和同学在一起”等。 ) 老师:大家知道了和同学在一起真好,有好多的乐趣,下面大家来栽一棵“朋友树”吧。 ( 过渡) 三、做一做(板书) 老师
老师:视频中由于小熊的帮助小猴完成了他的作业。 但有的同学却不会像小猴子那么幸运,下面我们看课本第六十一页中的故事,想一想,她们之间发生了什么。 然后说一说。 学生:(略) 老师:大家说得都很好,我们来听这个故事,具体了解一下她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给大家具体讲这个故事,详见文本资源 “蓝色的树叶 ”;也可让大家听音频 “蓝树叶 ”。 ) 老师:故事讲完了,大家可以互相讨论一下
1949 年 4 月 21 日 C. 1949 年 1 月 31 日 D. 1949 年 4 月 23 日 9.三大战役按歼灭敌军人数由 多到少排列正确的是 A.辽沈 —— 淮海 —— 平津 B.淮海 —— 辽沈 —— 平津 C.淮海 —— 平津 —— 辽沈 D.平津 —— 辽沈 —— 淮海 (二)连线题 辽沈战役 刘伯承、陈毅 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 邓小平、粟裕 淮海战役 聂荣臻、林彪
三大战役胜利的历史意义是: 二次备课 教法学法 渡江战役: 年 月开始, 解放,标志着统治中国 年的国民党政府结束了。 (三)练习案 在三大战役中,最先发动的是 ;歼敌人数最多的是
9月下旬,国民党公布了中国共产党提交的 ,两党第二次合作正 式形成。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三、平型关大捷 背景: 经过: 1937年 9月,在山西省东北部的 附近, 一一五师伏击日军,歼敌 多人,击毁汽车 多辆。 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