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课改内容摘要:

抓住要领 能够演绎推理 能够完成作业 能够寻找问题 能够吸收知识 能够应用知识 善于操作 善于发现善于发明 长于记忆 长于猜想 喜欢学习 善于反思 在课改中促进 十个 “发展” 2020 — 2020年先后有 10个省市(区)整体进入高中课改: 2020年:广东、海南、山东、宁夏 2020年:江苏 2020年:福建、安徽、浙江、天津、辽宁 二、发展 各省市(区)都出台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高中课改管理和指导的文件,并开展了大规模的教师培训。 审定通过了十余个学科、五十余套、八百多册的高中新课标教材。 以天津、广州、武汉、长春、南京、成都、重庆七市教研机构和七十余所重点高中共同承担了教育部规划重点课题“普通高中选修课 Ⅱ 课程开发与实验研究”开发了上百套选修教材,众多的高中也开发了大量的各具特色的校本教材。 未进入高中课改的所有高中,都已经把研究性学习作为必修课列入课表。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必修课在教学管理、师资培训、课程资源开发以及评价等各个方面都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取得了许多可喜的阶段性成果。 颁发了高中新课程标准高考大纲 三大亮点  体现新课标教学倡导的多样性和选择性,体现学生个性化发展  新大纲在新课标的范围内只做减法,不做加法  注意发掘考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广东、江苏等五省(区)高考方案已获准公布。 特别要强调的是,这四个省区都注重了改革与高中课改的衔接,这是教育部高考改革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要求高考改革必须要和高中课程改革衔接起来,这是一个方向性的改革。 通过高考来发挥出实施素质教育、推进素质教育的指挥棒的作用。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 广东省实行“ 3+文科基础 /理科基础+X”方案。 “ 3”为语文、数学和外语。 “文科基础”、“理科基础”全部只考新课标的必修课内容,力求达到为考生减负的目的。 “ X”为专业选考科目,有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音乐术科、美术术科、体育术科等 9门学科,任选一科。 山东实行“3+ X+ 1 ”方案。 “3”指语文、数学(分文科 /理科)和外语 3个科目,是所有考生的必考科目。 “ X”指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 文科综合包括政治、历史、地理 3个科目的必修内容和部分选修内容;理科综合包括物理、化学、生物 3个科目的必修内容和部分选修内容。 报考文史类、文科艺术类的考生须参加文科综合的考试,报考理工农医类、理科艺术类、体育类的考生须参加理科综合的考试。 “ 1”指基本能力,内容涉及高中课程的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综合实践等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和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所有考生都参加基本能力考试。 海南实行“3+3+基础会考 ”方案。 “3”指语文、数学(分文科/理科)、英语;另一“3”指文科考政治、历史、地理;理科考物理、化学、生物;“基础会考”,文科生考物理、化学、生物、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理科生考政治、历史、地理、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 宁夏实行“3+文综 /理综”方案。 “3”指语文、数学(分文科 /理科)和外语 3各科目。 文科综合包括政治、历史、地理 3各科目;理科综合包括物理、化学、生物 3个科目。 江苏省 2020年普通高考模式为 “ 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 其中,“ 3”为语文、数学、外语三门。 学业水平测试科目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 (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 )等七门。 其中选修测试科目两门,必修测试科目五门。 选修测试科目由考生在历史、物理中选择一门,在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四门中选择一门。 七门学业水平测试科目中,考生选定的两门选修测试科目之外的五门为必修测试科目。 综合素质评价普通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方面。 语文、数学、外语考试与全国高考同步进行,安排在每年的 6月 7日上午和 8日全天。 语、数每门 160分,外语 120分。 语文、数学各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