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备考策略内容摘要:

有读懂诗意  不具备相关知识  不会借助语境  不会推敲题目  没有答题经验  不会恰当表述 这些问题中既有鉴赏常识的问题,也有鉴赏要领与方法的问题。 高考诗歌鉴赏题备考策略 从宏观来讲,要分阶段瞄准高考练 , 分类型突出重点练 , 重点拨针对薄弱环节练。 而在具体的教学中,则要从引导学生积累古代诗歌鉴赏的知识和经验,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审读、理解和感悟的实践能力两方面入手。 积累知识 中国古代诗词(曲)发展的概况, 题材、体裁的分类, 作家及作品的风格 语言特点和语言风格 古代诗歌常见的思想内容 古代诗歌常见的表达技巧 古代诗歌常见的意象典故 积累知识: 复习高中新教材课本和读本中学过的诗歌,温故知新,总体上了解中国古诗词(曲)发展的概况,题材、体裁的分类,作家及作品的风格。 高中教材中的古代诗歌主要集中在第三册课本的第一、二单元和第五册课本的第五单元,基本涵盖了古代诗歌常见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 从题材上看,可以把这些作品分成 表现爱国,或抒写报国无门感慨的 (屈原 《 离骚 》 、陆游 《 书愤 》 ); 咏史抒怀的 (刘禹锡 《 石头城 》 、杜甫 《 蜀相 》 、苏轼 《 念奴娇 赤壁怀古 》 、辛弃疾 《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 ); 抒写个人情怀的 (杜甫 《 旅夜抒怀 》 、李清照的 《 声声慢 》 、李白的 《 将进酒 》 ); 表现对大自然的独特感受的 (王维 《 山居秋暝 》 )等各种类别。 在表达技巧方面,比较突出的有 《 梦游天姥吟留别 》 的奇特想象, 《 琵琶行 》 的比喻、侧面烘托, 《 虞美人 》 的对比反衬, 《 登高 》 的情景交融, 《 山居秋暝 》 的动静结合, 《 蜀相 》 的以乐景写衰(反衬), 《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的用典, 《 将进酒 》 的比兴, 《 客至 》 的细节描写, 《 兵车行 》 寓情于事等。 在诗歌的体裁方面,除了掌握诗歌中常见体裁(主要是律诗、绝句和词)的基本特点外,还要学会用固定的套路去推断文意。 如律诗的首联和尾联的组合能够点明全诗的主要内容,颔联和颈联在用典上是对应一致的。 注意复习和补充诗歌鉴赏常用的相关知识,如古代诗歌常见的 景物意象 :杨柳表离别,菊花表高洁,梧桐表伤感,阳关示别离,子规象征悲伤,白云象征孤高,月亮表示思念,松兰梅竹象征坚贞高洁,蛟龙鸾凤象征君子,飘风云霓象征小人。 古代诗歌中常用的 典故 :周公吐哺、勾践破吴、衣锦还乡、青衫司马、庄生梦蝶、望帝啼鹃、塞上长城、封狼居胥、廉颇老矣、黍离之悲、后庭遗曲、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