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八上第1课鸦片战争内容摘要:
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在虎门海滩分批销毁。 由此可见,虎门销烟是鸦片战争爆发的导火线。 虎门销烟维护了民族尊严,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勇气和决心。 (板书) 二、鸦片战争 (板书) 1.战争爆发 虎门硝烟一起,中外震惊,也刺 激了英国的侵略野心。 英国政府为了保护罪恶的鸦片走私活动,借口中国禁烟,发动侵华战争。 1840 年 6 月,英国舰队侵入广东海面,封锁珠江口,鸦片战争正式爆发。 (板书) 2.战争经过 第一阶段( 1840年 6 月到 1841 年 1月):英军侵犯广州,后(北上)到厦门(北上)→浙江定海(北上)→天津(琦善谈判)→退回广东,英军强行占领香港。 第二阶段( 1841年 1月到 1842年 8 月):英军进攻虎门→进逼广州→第二次进 攻定海→吴淞→镇江→南京下关江面,双方议和,鸦片战争结束。 (板书) 3.战争结果 1842年 8月,中英双方在 南京议和,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 (板书) 三、不平等条约之始 (板书) 1.《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中英《南京条约》: 1842年 8月;《五口通商章程》: 1843年 10月; 中美《望厦条约》: 1844年 7月;中法《黄埔条约》: 1844年 10月。 (板书) 2.《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影响 割让香港,破坏了中国的领土 主权;赔款 2100万元,削弱了中国的经济实力,开创了侵略者对中国勒索赔款的恶例;五口通商,使中国东南沿海四省的门户大开;协定关税,使中国海关失去了保护本国工农业生产的作 用,便利了外国资本主义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领事裁判权,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给予了外国侵略者蔑视中中国法律的空间;片面“最惠国待遇”,严重危害中国主权,使各国侵略者厉害相关,结成了共同侵华的伙伴关系。 (课堂总结) 《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在政治、经济、司法、领土 主权等方面丧失了诸多权益。 中国由战前的一个在经济上自给自足、政治上独立自主的完全封建国家,逐渐转变为深受外国列强奴役和压迫的半殖民地。冀教版八上第1课鸦片战争
相关推荐
的 ,中国开始丧失 的地位,鸦片战争是中国 的开端。 小组讨论: 英国为什么要向 中国走私鸦片。 2.英国走私鸦片对中国造成哪些危害。 3.面对着鸦片的危害,林则徐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收到什么效果。 林则徐处理鸦片是烧毁它们吗。 为什么。 这场战争是否因林则徐禁烟而引起。 6 战争的结局如何。 结合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请你分析一下,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 中国为什么会在鸦片战争中失败。
们激战的场面。 教师讲解:同学们,台儿庄战役打得是非常惨烈的,现在我们回头来完成老师屏幕上的这道填空题。 „ „同学们知道为什么日军要向徐州进攻吗。 同学们现在看一下书本上台儿庄战役形势示意图,徐州是哪两条铁路的交汇点啊。 学生回答:略 教师讲解:对,徐州津浦铁路和陇海铁路的交汇点,那么它向南可以到达哪里呢。 同学们请再看一下地图。 学生回答:略 教师讲解:没错
A.东北三省 B.澳门 C.台湾 D.香港 5.中国抗日战争取得伟 大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 ( ) A.美国向日本投放两颗原子弹 B.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 C.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军民英勇抗战 D.日本侵华兵力相对不足 二、非 选择题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目前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有两个前途。 美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要使中国回到 不独立、不自由、不民主、不统一、不富强的老状态里。
无机环境 植物 动物 微生物 4. 微生物中绝大多数营 __________生活,有的营 __________生活,还有的与其他生物__________在一起。 5. 少数细菌、真菌和所有病毒营 ___________生活,它们 ___________在人体和动植物体内。 6. 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含有很多 __________,可以利用 __________分解作用来净化污水,改善环境。 三
、海洋软体动物、海洋植物”。 2.师:同学们,我们看到的这个海洋生物网站的首页就像书的哪一部分呢。 (学生说) 师:网站的首页就像书的目录一样,使人在首页就能一目了然的知道网站有哪些内容。 打开蓝鲸、海豚等海洋生物的二级页面。 师:二级页面就是对首页中的某一项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而且建立二级页面 可以显示网站的结构和层次,如果把所有内容都放在同一页面上,会造成网页文件过大,影响浏览效果。
w some words about the letter( letter, postcard, e-mail,top,bottom,left, right,corner,envelope,stamp) Ask th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letter and read it then find the past- tense verbs。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