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成科技微电子及软件集成项目商业计划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亿美元,相当集成电路产业 20xx年前 30年投资总额的三倍。 其中,外资将占一半以上的份额。 在国家 863计划、科技攻关计划和企业技术开发经费的支持下, 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支由高等院校、研究院所和企业科技人员组成的上万人的科技攻关队伍,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 如提出了半导体功率器件耐压层结构,开发成功了 ICCAD设计系统,开发成功了以“方舟”、“龙芯”为代表的一批嵌入式 CPU和军用 CPU芯片,还开发成功了以第二代居民身份证非接触 IC卡芯片为代 表的各种 IC 卡芯片,使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加工水平在 5 年左右的时间内从 2~3 微米提高到~ 微米,上了 3~4个技术台阶,缩短了与国外技术的差距。 “十五”期间,我国将在SOC、 CPU、工艺技术、关键设备、重点材料等方面重点攻关,力争取得一批科研成果。 (二 ) 20xx 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情况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 20xx年 110月, 我国集成电路产量和销售量同比增长超过 40%,出口更为强劲,达到 , 同比增长 140%以上。 另据信息产业部统计, 20xx年,我国集成电路产量达到 85亿块,技术上已具备 、规模生产能力,以方舟、龙芯、星光为代表的高性能核心芯片开发成功,并在许多重点整机产品上得到应用。 (三 ) 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回升的主要原因分析 ,成为拉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主要源泉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 1997— 20xx年电子信息产业的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的年均增速居各工业部门之首, 其年均增长速度一直保持在 GDP的三倍以上,并在 1998年首次成为我国的“龙头”支柱产业,机电产品出口占我国出口总额的一半以上。 20xx年, 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实现了销售收入 万亿元, 比上一年增长 20%, 199720xx年的五年平均增长率为 %, 对全国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 20%,产业规模是 1997年的 ,居各工业部门首位; 年生产程控交换机 3800万线,彩电 5000万台,均居世界第一位。 移动通信产品制造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实现群体突破,国产移动交换机、基站和手机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 50%、 70%和 30%。 根据国际经验统计, 10个单位的电子信息产业产值约需一个单位的集成电路产业产值来支撑。 上述数据表明, 199720xx 年期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持续高速增长正是拉动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高速增长的主要源泉。 、功能、速度、性能等方面不断提出新要求,成为集成电路产业持续高速增长的不竭动力 当今,人类正进入数字化时代,一系列数字化产品正源源不断地进入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和学习之中,使以电脑为代表的数字化产品的应用领域不断延伸。 而在我国,由于电脑等产品的应用起步晚、普及率较低,其应用模式、档次、规模等无论在家用还是商用上都无法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芯片的数量、速度、性能上的需求还有相当大的潜力。 ,创造了多种多样的需要,为其进一步发 展提供了强大的内在动力 英特尔、超微 (AMD)等集成电路技术的领跑者不断适时地推出最新、 功能更强的芯片,带动整个 IT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各个企业共同为消费者创造更多价廉物美的产品,引导消费者不断增加需求。 最近几年,英特尔公司已经开始把芯片从电脑上移植到更多的电子信息产品中,使芯片的应用范围逐步扩展到包括从个人电脑 (PC)、笔记本电脑 (NB)、服务器及手机等等各种各样的计算平台上。 如果将用于仪器仪表、 家电等所有领域的嵌入式芯片计算在内,将是一个天文数字。 这些芯片巨头在赚取高额垄断利润的同时,也为我国在集成电路产业取得社会平均利润创造了条件。 ,国务院及其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鼓励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实施细则和管理办法,加入地方丰富多彩的配套政策,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大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环境。 二、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增长预测 及长期展望 未来 510年,将是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 为尽快扭转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小、创新能力弱、支撑条件差的被动局面,突破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制约瓶颈,我国将会以贯彻落实国务院 [20xx]18 号文件和国务院办公厅 51 号函为主线,为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广泛吸引海内外资金,以集成电路设计为突破口,以芯片制造为重点,面向市场需求,努力实现集成电路产业的规模化经营和规模经济效益;抓紧 建设国家级集成电路研发中心,开发 ,提高集成电路工艺技术和关键集成电路产品的自主研发能力,尽快扭转制造技术和关键产品从国外引进的被动局面;对设备、仪器和材料行业实施优惠政策,加强科技攻关和对外合作,以光刻机和硅材料为突破口,带动量大面广的设备、仪器和材料的发展,建设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支撑基础,提高本地化配套率,从而使产业逐步走上自主发展的道路。 中国市场将成为全球集成电路产业复苏的突破口,中国的集成电路产业也将从中获得长足的发展。 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普遍低迷的情况下“一枝独秀”, 近五年来其 GDP一直保持在 8%左右的增长速度。 其中,中国的电子信息产业的增长更加引人注目,一直保持在 GDP三倍以上的速度高速增长,如果说亚太市场将成为世界半导体市场新的中心,那么中国市场将是这个中心的重心。 三、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增长的有关政策及建议 (一 ) 大力发展集成电路核心技术 集成电路是信息产业的核心, 是国家基础性战略性产业。 国际集成电路产业的竞争集中体现在技术,尤其是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数量多寡上。 制约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瓶颈”的两大核心技术,即集成电路的设计开发技术和大生产技术必须掌握。 否则,我国将永远改变不了整机只会装配的局面。 (二 ) 优先发展设计业,大力开发集成电路产品, 把设计业建设成为高效益 、高效率的规模产业 集成电路芯片设计是与市场的接口,也是市场孕育和开拓的起点,具有很大的创新空间,而相对投入又比较少,关键在于人才。 现在系统集成芯片 (SOC)正在迅速发展,这是我国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一个难得的机遇;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必须抓住系统集成芯片这一发展机遇,加强与整机系统的结合,加强系统级的创新,优先发展设计业。 特别要鼓励整机系统单位参与或自行 组建设计公司。 以设计作为我国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突破口。 针对一些重大的应用领域,将整机系统与集成电路设计结合,从系统的角度加以组织,引导市场,占领市场。 (三 ) 对集成电路及其设备、仪器给予优惠政策 1. 鼓励境内外企业在中国设立合资和独资的集成电路设备、仪器生产企业,凡符 合条件的,有关部门应按程序抓紧审批。 2. 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其自产的集成电路设备、 仪器产品的享受即征即退 “零”增值税,由企业用于研究开发新的集成电路设备、仪器和扩大再生产 (生 产线的设备、仪器进口是全部免税,否则,是不鼓励境内外企业在中国设立合 资和独资的集成电路设备、仪器生产企业 )。 3. 对上一年集成电路设备、 仪器销售额占年总销售额 50%以上的集成电路设备、 仪器企业免征所得税。 4. 集成电路设备、仪器生产企业引进用于开发生产集成电路设备、仪器的生产装 备,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5. 集成电路设备、仪器生产 企业引进用于制造集成电路设备、仪器的配套件、零 部件和元器件,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6. 对使用国产集成电路设备、仪器的集成电路企业,实行鼓励性的优惠政策。 7. 对集成电路产品增值税实际税负由 6%降到 3%。 (四 ) 加强人才培养 在高科技时代, 科学技术与经济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 除通过正规教育外,还可通过如下三条途径,培养和壮大我国的集成电路人才队伍。 1. 在长江三角洲、京津塘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加强职业教育,大量培养工程硕 士,从而提高广大职工和科技人员的素质。 2. 实施继续 教育。 让工作者在一生中不断充电,不断学习新技术和新知识,以适 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3. 发展远程教育,特别是网络时代,要扩大网上教育,让人们共同分享人类重要 的知识结晶,分享学术大师劳动成果。 最终将提高全社会整体素质。 (五 ) 适当降低通关门槛 目前给予通关便利的条件仅适用于投资超过 80亿元、线宽小于 ,其他企业享受不到通关便利的政策,此限制不利于集成电路产业的国际化和外资的进入,应予以降低。 (六 ) 尽快设立集成电路产业风险投资基金 (七 ) 为国内企业、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二)在厚模电路方面( IC的二次集成) 集成电路发展到现在,世界上发达国家已经将研发方向转移到厚模电路。 厚模电路将成为集成电路的替代产品,厚模电路不仅可以降低集成电路的成本,扩大并提高集成电路的合格率。 我公司已在 20xx由著名集成电路专家投入研发工作,目前已取得显著的成绩。 可以。鼎成科技微电子及软件集成项目商业计划书(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