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内容摘要:

外交关系,而在新的基础上另建新的平等外交关系 使我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先消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一切特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 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奠定了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外交关系的基础。 “一边倒” 坚定不移的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在国际交往中不致孤立 “团结世界人民” 积极争取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及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民 巩固发展和平力量,扩大我国的国际影响 第二组题目: 第一个同新中国建交的国家是 苏联。 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上五大国的地位参加的会议是 1954 年的日内瓦会议。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国际环境。 ( 1)有利条件: ① 资本主义体系被严重削弱。 ② 社会主义超出一个国家的范畴,形成了一个世界体系。 ③ 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日益高涨。 ④ 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鼓舞了世界人民的反帝斗争和民主革命运动。 ( 2)不利条件:美国妄图凭借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积极推行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美国不甘心在中国的失败,顽固坚持与中国人民为敌的立场,严重威胁着中国和亚洲的和平与安全。 第三组题目: 建国初期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是 社会主义阵营 和 资本主义阵营 的对立和激烈斗争。 新中国建立后奉行 独立自主的和平 外交政策。 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工作取得了哪些成就。 时间 成就 意义 — 与苏联等 17个国家建交 打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政策 1953年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1954年 参加日内瓦会议 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 大国身份参加 1955年 参加万隆会议 加强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 第四组题目: 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政策的原则是 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新中国刚刚成立时,美国和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政治上 不承认 、经济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