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七上地球和地球仪内容摘要:
176。 的地方一共有( ) A.一个 B.二个 C.三个 D.四个 4.实际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是( ) A.任意两条相对的经线所组成的经线圈 B. 0176。 和 180176。 经线所组成的经线圈 C.西经 20176。 和东经 160176。 所组成的经线圈 D.东经 20176。 和西经 160176。 所组成的经线圈 5.一艘科学考察船计划 9 月份从 A 点( 20176。 N、 20176。 E)出发,到达与 A 点纬度相同,经线正好相对的 B 点进行科学考察,则 B 点的经度是( ) A. 160176。 W B. 20176。 W C. 160176。 E D. 20176。 E 6.某点以西是西半球,以东是东半球,以南有极昼极夜现象,以北为温带地区,这一点地理坐标应是( ) A. 23. 5176。 N, 180176。 B. 66. 5176。 N, 180176。 C. 66. 5176。 S, 20176。 W D. 66. 5176。 S, 160176。 E 7.图 127 中 P 点位置,同时符合 ① 东半球; ② 北半球; ③ 热带三个条件的是( ) 图 1—27 8.地球上产生昼夜交替的主要 原因是( ) A.地球是个球体 B.地球不停地自转 C.地球在自转的同时绕太阳公转 D.地球总是斜着身子绕太阳公转 9.某地位于东经 170176。 ,南纬 20176。 ,有关该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地位于东半球 B.该地处于北半球 C.该地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 D.该地属于五带中的南温带 10.当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下列说法中可信的是( ) A.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此时已是冬季 B.我国的河流都已经结冰 C.南极有极昼现象 D.哈尔滨比广州的白昼短 11.下列节日中,当地昼夜悬殊最大的是( ) A.三月八日妇女节 B.五月一日国际劳动节 C.七月一日党的生日 D.九月十日教师节 12.判读比例尺大小的正确方法是( ) A.比例尺是个分数,分母愈大,比例尺愈大 B.图上表示的内容愈详细,选用的比例尺就愈大 C.地图上所画地区的范围愈小,选用的比例尺就愈小 0 50 D. 1/ 50000 的比例尺比 千米的比例尺小 13.在 1: 10000000 的中国政区图上,测量长江的长度为 62 厘米,那么长江在地面上的长度为( ) A. 62020 千米 B. 620 千米 C. 620200 千米 D. 6200 千米 14.一幅残破地图,比例尺已失去,但知地面上 A、 B 两地相距 120 千米,图上两地相距为 12 厘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人教版地理七上地球和地球仪
相关推荐
产生 ①一年中正午太阳的高低变化。 ②一年中白昼的长短变化。 地面得到太阳光热的多少 四季的变化 教学用具: 地球仪、手电筒等。 教学课时 拟用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 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感受下列现象 日出日落 日出自东、日落自西 日出日落产生的现象 【讲授新课】 一、地球的自转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 P9材料“是天转还是地转” 学生阅读后提问: ①、生活中我们感到是天转还是地转。
湿润 的 温带海洋性 气候和 亚热带湿润 气候,南部和西南部是冬季 温和湿润 ,夏季 高温干燥 的 地中海 气候,既适宜发展畜牧业,也适宜耕作业,农业生产方式为 混合 式农牧业。 ( 5)澳大利亚 70%以上的羊只,集中在东南部和西南部沿海的混合经营地带,其他广大地区放养的羊只相对较少,养羊业地区差异大的自然原因是: 东南部和西南部地区地形较 平坦。 而南部地区,气候 适宜
高新技术发达的工业基地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③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不利条件是 ( ) A、工业基础薄弱 B、交通条件落后 C、能源和矿产资源缺乏 D、劳动力不足 图 21 在①②③④中,水资源最缺乏的是( );能源最紧张的是( )。 我国主要工业基地主要分布在( ) A、第二级阶梯 B、东部沿海和黄河流域 C、亚热带和暖温带 D、平原和盆地 下列不属于高新技术产业特点的是(
论因数变化的规律 汇报交流规律 使学生通过观察,计算、思考、对比,能够自主发现并总结因数变化引起的积的变化规律 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初步的概括和表达能力 规律概括为一条。 引导学生总结规律。 1)先用积的变化规律填空,再用笔算或计算器验算。 2648= 1712= 2624= 1724= 2612= 1736= 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
4 个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体会稳重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从中感悟人物形象。 课前预习: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查字典、词典自己解决不认识的生字。 找出文中描写人物、动作和语言的句子体会人物的品质。 检查预习: 抽部分学生朗读课文。 听写生字、词语。 理解下列词语。 喉结: 疲惫不堪: 狼吞虎咽: 指名复述课文。 合作学习: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