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六年级上册爱的絮语教学设计内容摘要:

和平的种子根植于孩子们的心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正确识读阅读链接的内容,口味语言,提高学生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看纪录片和观看图片的形式,了解圆明园毁灭的过程和原因,激发他们爱国家、爱和平的情感。 2.通过大量的读物推荐,扩展学生的阅读量,让他们了解历史,了解真相,强化责任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激发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点燃学生热爱世界、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的热情。 重难点分析: 抓住学生情感变化这条主线,激发学生的不忘国耻的爱国情感。 通过链接点的教学引导学生由圆明园的历史耻辱,思想升华理解战争对人类文明的破坏,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的情感。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学生查阅圆明园的资料、观看纪录片《圆明园》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 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 一、回顾单元学习内容,引入阅读链接内容。 1.回顾本单元学习的文章,交流文章给自己留下了怎样的感悟。 2.由学生感受入手,说明不能忘记历史 ,引入阅读链接的主题 —— 不能忘却的圆明园。 二、课内阅读与课外资料相结合, 回顾整个单元的学习情况,做到有目的的复习,并通过这样的整理和复习为阅读链接的学习确立一个和平、发展的基调。 圆明园毁灭与和平强盛相对应,读懂文本,深化认识。 1.欣赏辉煌的圆明园,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 ( 1)自读第一板块,思考:为什么被称为 “ 万园之园 ” 和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 2)学生围绕建筑情况和文物情况交流。 教师补充展示圆明园建筑和文物的图片。 ( 3)欣赏雨果对圆明园的描述文字,说说圆明园能用什么词语来形容。 推荐阅读《雨果致巴特勒上尉的一封信》。 ( 4)交流读完这一个板块的感受,强化对圆明园辉煌的不能忘却。 2.走进空前浩 劫,感受侵略者的野蛮。 ( 1)自读第二板块,思考:辉煌的圆明园是怎样毁灭的。 ( 2)学生抓住 “ 凡是 ” 、 “ 统统 ” 、“ 任意 ” 等词语体会侵略者的野蛮,并根据自己的体会感情朗读。 ( 3)播放《火烧圆明园》片段,用雨果的话作为旁白,学生谈感受。 ( 4)教师补充资料:英法联军洗劫并火烧圆明园后,清政府就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北京条约》,向英法帝国赔款割地。 推荐阅读《中国百年风云录》、《 1860:圆明园大劫难》。 ( 5)交流:圆明园为什么会历经空前浩劫。 假如你站在圆明园的废墟前,你会说些什么。 3.追忆历史,向往未来,不忘国 耻,感受国家强盛的必要以及和平的可贵。 ( 1)课件出示,朗读祭奠圆明园的小诗和梁启超《少年中国说》片段。 推荐诵读《少年中国说》全文。 ( 2)讨论:有人提议重建圆明园,再现历史辉煌,你有什么想法。 课件展示 三、由历史至时事,从兽首拍卖事件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1.展示包括圆明园文物在内的中国 用图片、名家描述和自己概括的方式再现圆明园的建筑的优美、文物的丰富、布局的巧妙,激发学生对辉煌的圆明园的喜爱和赞赏之情。 把读物推荐融合在教学之中,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 不论什么形式的教学都要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在咬文嚼字中体会侵略者的野蛮和无情。 通过补充资料的形式让历史因素和社会因素呈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明白,清政府的软弱无能才是国家遭受欺压的主要 因素。 创设情境,尽情表达,使课堂的氛围与语言情境相互融合。 讨论与朗读并行,深化情感,扩大阅读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