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考化学第二部分模块三物质的化学变化内容摘要:
Ca(OH)2(化合反应 )、 Ca(OH)2+Na2CO3 CaCO3+2NaOH(复分解反应 ),所以该过程中不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故选 C。 温高C (’ 11河南 )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下列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 A. CaCO3 CaO+CO2↑ B. HCl+KOH KCl+H2O C. SO2+2NaOH Na2SO3+H2O D. 2Na+2H2O 2NaOH+H2↑ 【 解析 】 选项 D的化学反应中 Na的化合价由 0价升高到 +1价, H的化合价由 +1价降到 0价,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而A、 B、 C中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均没有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温高D重难点三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类型一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之判断组成 (未知物化学式的推断、组成元素的推断、确定化学计量数之比 ) 例 1(’ 15曲靖 )某工厂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取烧碱,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Cl+2H2O 2NaOH+H2↑+X↑,则物质 X的化学式为 ( ) A. 2Cl B. HCl C. Cl2 D. Cl2O 通 电从表格可以得出 X的化学式为 Cl2,故选 C。 【 答案 】 C 【 解析 】 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aCl+2H2O2 NaOH+H2↑ +X↑,应用质量守恒定律的 “ 两个不变 ” ,即化学反应前后: ①元素种类不变,②原子个数不变,知: 元素种类 Na Cl H O 反应物 2 2 4 2 已知生成物 2 0 4 2 差值 (X) 0 2 0 0 一个 X的微粒中 0 2 0 0 X的化学式 Cl2 通 电例 3( ’ 15焦作模拟 ) 在一个密闭的钢筒内有甲 、 乙 、丙 、 丁四种物质 , 在电火花作用下 , 充分发生反应 ,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已知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丁的 2倍 , 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甲与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 ) A. 1∶ 2 B. 1∶ 1。人教版中考化学第二部分模块三物质的化学变化
相关推荐
品的办法自制 “ 钾、氮复合肥料 ” ,使用到的药品有 K C l , K2SO4,NH4H C O3, NH4Cl。 同学们制得了成分不同的 “ 钾、氮复合肥料 ” ,从中抽取一份作为样品探究其成分,请回答有关问题。 限选试剂:稀 H C l ,稀 H2SO4, B a C l2溶液, A g N O3溶液,蒸馏水 中小学课件 ( 1) 提出合理假设。 所抽样品的成分有 4 种可能: 假设 1
宁 列宁为什么称赞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 列夫 托尔斯泰 ( 1828—1910), 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 出生于贵族家庭, 1840年入喀山大学,受到卢梭、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影响。 1847 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 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 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 几年军旅生活不仅使他看到上流社会的腐化
国 ________降水多, ________降水少;年际变化 ________。 2. 干湿地区 (1)划分依据:根据 ____________________划分。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夏秋 冬春 大 气候的干渴程度 中小学课件 考点 14 ┃ 中国的气候 (2)名称和分布 中小学课件 知识点三 季风气候显著 考点 14 ┃ 中国的气候 冬季风 夏季风 发源地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 1.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对比 氧气 二氧化碳 反应物 状态 固体 固体与液体 块状固体 与液体 反应条件 加热 常温 常温 氧气 二氧化碳 反应 原理 2KMnO4 K2MnO4+MnO2+O2↑ 2KClO3 2KCl+3O2↑ 2H2O2 2H2O +O2 ↑ CaCO3 + 2HCl CaCl2 +CO2↑+H2O 实验 步骤 步骤①连接仪器
师:哪些同学愿意给他们输血。 是不是任何人都可以给他们输血。 为什么。 你知道自己及家人的血型吗。 所以输血前要先怎样。 学生踊跃报名 学生 回答 学生自己回答出: ABO血型系统 学生答:验血 继续创设情境提出下面的问题 引 导 探 究 动 手 实 践 展示:活动内容 一一展示:四个伤员的血型 展示文字资料 师:好,现在我们的同学都是专家顾问团,请你们各个顾问团商量一下,根据课本 29—
钟有 21 公顷消失,每年损失 1100 万公顷; 沙漠化:每分钟有 11公顷土地沙漠化,每年沙漠化土地为 600 万公顷; 泥沙:每分钟有 4??8 万吨泥沙流入大海,每年流入大海的泥沙为 250 亿吨; 污水:每分钟有 85 万吨污水排入江河大海,每年污水排放量为 4500 亿吨; 人:全世界每分钟有 28 人死于环境污染,每年有 1500 万人因此丧命。 师:很好,请继续。 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