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光现象单元教案1内容摘要:

法线与镜面垂直,因此过 O点作 ON的垂线 MM39。 , MM39。 就是平面镜的位置. 经分析可知: (想一想:平面镜还可以怎样放置仍可将“光线”水平射出 ∠ AOB=180176。 60176。 =120176。 6021  AO BNO B ∴∠ BOM39。 =90176。 60176。 =30176。 答:平面镜与水平面成 30176。 角. 点评 题中只要“水平”射出,所以此题的图应有两种.一种水平向右,另一种水 平向左.平面镜与水平面成 30176。 角也不是唯一的答案.第二种图如图 211所示. [例 10]一条光线沿与反射面成 30176。 角的方向射到反射面上,如图 2— 12 所示,如果反射面逆时针转过 10176。 ,反射角将变为 ___________. 思路分析 比较反射面转动前后入射角的变化情况.反射面未转动前入射角为 60176。 ;转动后入射角减小了 10176。 变为 50176。 ;根据光的反射规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应为 50176。 . (在转动过程中法线始终与“面”垂直 ) 答: 50176。 [例 11]湖边的树木在平静水面上 的“倒影”是像还是影 ? 思路分析 平静的湖水水面是一面很理想的平面镜.镜中的“倒影”实际上是湖边树木的虚像. 有的同学认为:平面镜成正立的像,而倒影是“倒立”的,这怎么能说是平面镜所成的虚像呢 ?显然这里是对成像规律的理解不深刻造成的问题.平面镜成像的关键是物像对称. (明确影和像的区别方法 ) 解:图 213 中岸上的树和水中的像对于水面 MM39。 确实对称,只要按水面的线折叠,物与像就会彼此吻合.那么 如何理解“正立”二字呢 ?所谓“正立”是对称的一种解释,是指与镜面平行而立的物体,成的像也与镜 面平行而立,头、尾均互相对应的.如果在图 2— 13的树上找一条与 MM39。 平行的线 AB,则虚像上也必有一条线 A39。 B39。 ,可以看出 A39。 B39。 也平行于 MM39。 ,而且线段的走向与 AB 的线段走向一致.这就是“正立”的具体含义.因此在理解问题时,一定要抓住问题的实质内容. [例 12]一辆卡车的车箱正后方有一块较大的平面镜,能够看到车后的物体,当卡车以速度 v行驶在笔直的公路上,可以看到平面镜内路旁大树的像相对地面的运动情况是 ( ) A.以速度 v向后退 B.以速度 v向前运动 C.以速度 2v向 后退 D.以速度 2v向前运动 思路分析 卡车以速度 v行驶时,平面镜相对于树的速度为 v,运动方向与卡车一样向前.而树在平面镜中的像相对于平面镜的速度也是 v,其运动方向也向前.但是树在平面镜中的像相对 于树的速度是 2v,方向是向前的. (明确物、像和镜的速度是相对谁的 ?) 答: D [例 13]在水平路面上,某人向竖直放置的平面镜走去,他距自己像的距离将 ( ) A.逐渐变大 B.大小不变 C.逐渐变小 D.先变大后变小 思路分析 平面镜成的像跟物体大小相等,虽然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在变化,像和物的大小将保持不变.物体离平面镜越近,物体的像距平面镜也越近,所以他和像的距离越来越小. 答: C [例 14]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三原色色光混合后为白色 B.三原色颜料混合后为白色 C.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红、绿、蓝三种色条合成的 D.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红、黄、青三种色条合成的 思路分析 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光混合而成的.通过实验人们已经知道红、 绿、蓝三色光混合能产生各种 色彩.所以又把这三种色光叫三原色.这三种色光混合后为白色.而且彩色电视机的画面的颜色就是由三原色光混合而成的.因此选项 A、 C正确. 答: A、 C (注意:分清色光三原色和颜料三 原色的区别 ) [例 15]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汽车的后视镜是凹面镜 B.在街头丁字口拐弯处的反光镜是凸面镜 C。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