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上第18课全民族抗战的兴起内容摘要:

津发动大规模进攻,7月底平津相继失陷。 日本侵略者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企图速战速决,在三个月灭亡中国。 面对强大的敌人,中国将怎么办。 (让学生议一议) 团结抗战,共赴国难(板书) 教师应引导学生简要回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 然后 指出,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7月8日)中国共产党发表抗日通电,促进国共两党进行合作。 让学生朗读通电,找出其中的关键词: “国共合作 ”。 7月15日,中国共产党将国共合作宣言送交国民党,7月17日,中共派周恩来等同国民党进行对话,国民党政府表示愿意在和平、统一、团结、御侮的基础上实现两党合作,共赴国难。 也是在7月17日这一天,国民政府委员长蒋介石在江西庐山发表谈话,表示愿意跟共产党合作,共同打击日本侵略者。 设计问题:让学生经过思考讨论比较之后,自己得出结论 ―― 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蒋介石作为当时中国的最高统 治者,他对日本的态度有没有变化。 如果有变化,让学生简单讲述蒋介石在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发生之后对日态度的表现。 教师强调提出,至此,在国难当头,中华民族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国共两党合作,团结抗战,为挽救民族的危亡做出了重大贡献。 为了渲染教学气氛,让学生亲自感受一下当时全国同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抗日决心,教师可播放历史音乐《黄河大合唱》,让学生通过聆听历史音乐作品,用音乐这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去感受历史、触摸历史和认识历史,以便达到现代教育理念所提倡的,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之目的。 当学生完整地听一遍《黄河大合唱》之后,教师再将收录机的控制音量开关关小(能听见为宜),然后重播《黄河大合唱》,教师一边用它作为背景音乐,一边向学生满怀激情地简述道: “风在吼,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