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上第18课全民族抗战的兴起内容摘要:
津发动大规模进攻,7月底平津相继失陷。 日本侵略者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企图速战速决,在三个月灭亡中国。 面对强大的敌人,中国将怎么办。 (让学生议一议) 团结抗战,共赴国难(板书) 教师应引导学生简要回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 然后 指出,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7月8日)中国共产党发表抗日通电,促进国共两党进行合作。 让学生朗读通电,找出其中的关键词: “国共合作 ”。 7月15日,中国共产党将国共合作宣言送交国民党,7月17日,中共派周恩来等同国民党进行对话,国民党政府表示愿意在和平、统一、团结、御侮的基础上实现两党合作,共赴国难。 也是在7月17日这一天,国民政府委员长蒋介石在江西庐山发表谈话,表示愿意跟共产党合作,共同打击日本侵略者。 设计问题:让学生经过思考讨论比较之后,自己得出结论 ―― 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蒋介石作为当时中国的最高统 治者,他对日本的态度有没有变化。 如果有变化,让学生简单讲述蒋介石在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发生之后对日态度的表现。 教师强调提出,至此,在国难当头,中华民族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国共两党合作,团结抗战,为挽救民族的危亡做出了重大贡献。 为了渲染教学气氛,让学生亲自感受一下当时全国同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抗日决心,教师可播放历史音乐《黄河大合唱》,让学生通过聆听历史音乐作品,用音乐这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去感受历史、触摸历史和认识历史,以便达到现代教育理念所提倡的,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之目的。 当学生完整地听一遍《黄河大合唱》之后,教师再将收录机的控制音量开关关小(能听见为宜),然后重播《黄河大合唱》,教师一边用它作为背景音乐,一边向学生满怀激情地简述道: “风在吼,马。北师大版八上第18课全民族抗战的兴起
相关推荐
工们对于酒店的这一做法虽然愤怒,但迫于求职难,只好接受。 有人认为,洒店的做法是一种侵权行为;也有人认为,酒店的做法是为了严格管理,有合理性。 谈谈你的看法。 四、合作探究 某校八年级学生徐林和张宁 是同班同学,也是很要好的朋友。 一天,徐林在校传达室拿到张宁的信件,心想自己和张宁是好朋友,看看信件的内容也无妨。 于是就带着好奇把信件看了一遍。 张宁见信被拆开十分恼火…… ( 1)徐林的行为对吗
因。 〖教学准备〗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中重要组成部分。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大背景下,维新变法运动与洋务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等重大事件一样,在推动中国近代化步伐的同时,更承担了挽救民族危亡、探索救国之道的历史使命。 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中,维新变法运动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事件,它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中国的政治思想传统
法线与镜面垂直,因此过 O点作 ON的垂线 MM39。 , MM39。 就是平面镜的位置. 经分析可知: (想一想:平面镜还可以怎样放置仍可将“光线”水平射出 ∠ AOB=180176。 60176。 =120176。 6021 AO BNO B ∴∠ BOM39。 =90176。 60176。 =30176。 答:平面镜与水平面成 30176。 角. 点评 题中只要“水平”射出
保护区 ,保护动物的生存环境 ,建立法律 ,禁止人们捕杀动物等 . 用问题导入新课 ,认识本节的学习目标 . 直接引入动物多样性 ,让学生先入为主 ,然后再理解 . 联系问题 ,结合资料进行有兴趣的讨论 . 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 ,有的放矢 .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有什么区别和 联系 ? 地保护分别适用哪些动物 ? : 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
共同分析、归纳、解决问题。 九、教与学互动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设计意图 温故而知新 引出课题 第 2 节 性状遗传的物质基础 合作交流,解读探究,新 课教学互动∶ 一、染色体、 课件展示上节课的思考题 课件展示克隆羊“多莉”的诞生过程,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学生观看、思考、回答 学生认真观看、思考、 回答,分析。 回顾学过的知识,带着疑问走进本节课。
,乳酸菌与制作酸奶等。 )那酵母菌发酵的原理是什么呢。 (答:酵母菌可以分解葡萄糖,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遇热膨胀。 ) 请同学们拿出自制的泡菜相互品尝,请几位同学介绍制作原理,其他同学加以补充。 ( 过程:略)得出:制作泡菜,就是利用乳酸菌进行发酵,在无氧的条件下乳酸菌分解糖类产生乳酸,使泡菜富含乳酸,又 味美嫩脆。 其次来学习微生物与疾病。 请同学们列举出有些微生物使人感染疾病的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