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科学七下氧气内容摘要:

—— → 氯化钾 + 氧气 加热 KClO3 KCl O2 加热 文字表达式:高锰酸钾 ——— → 锰酸 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 KMn04 K2Mn04 MnO2 O2 四、小结 本节主要学习了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氧气的操作,并在此基础上了解了催化剂,其中排 水法适用于那些不 (不易 )溶于水的气体的收集。 五、布置作业 : 、总结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二章三 节 氧气 (第 2 课时 ) 慈溪市卫前初中 陈益萍 教学目标: ; 2 .知道氧气的化学性质;。 教材重点: 了解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教材难点: 氧气的化学性质。 教 具: 燃烧匙、集气瓶、铁丝、蜡烛、木炭、硫磺、红磷、酒精灯、火柴等。 新课教学: 一、 氧气的性质 :( 1) 物理性质: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反应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味道、密度、水溶性等。 ( 2) 化学性质:指那些通过化学反应才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水可以分解为氢气和氧气、红磷可以在氧气中燃烧等。 出示一瓶氧气,让学生观察颜色、状态,并请一位学生上来搧闻它的气味。 ( 1) 常温常压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 2) 不易溶于水。 讲解: 1 升水中能溶解约 30 毫升的氧气,水中鱼类依赖于水中氧气呼吸。 ( 3) 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 那么,怎样才能检验一种气体是不是氧气呢。 演示:图 现象:带有余烬的木条在空气中 不能复燃,在氧气中能复燃 结论:氧气使带有余烬的木条复燃。 引言:木条在氧气中燃烧的过程,就是它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那么还有哪些物质能和氧气发生化学反应呢。 教师边演示边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边讲解。 ( 1) 木炭先在空气中加热到发红,让学生观察在空气中燃烧现象,然后伸入氧气瓶中,让学生观察在氧气中的燃烧现象。 燃烧停止后,向集气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 点燃 表达式: 木炭 + 氧气 二氧化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