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历史八上两种命运的决战内容摘要:
协定》的规定,双 方于 1946 年 1 月在重庆还召开了一次政治协商会议。 那这次会议通过了哪些重的决议。 通过了和平建国纲领;根据民主原则改组国民政府,整编全国军队,制定宪法。 猜测一下,蒋介石会落实《双十协定》的内容和政协决议吗。 蒋介石的确不会实践他的诺言。 在他准备得比较充他之后,他将《双十协定》和政协决议撕毁,向中原解决区发起 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二、 内战爆发 按照战争进程分为三个阶段:其中“战略决战”是我们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请同学们看书,自主学习防御阶段和反攻阶段的有关内容。 同时把看书过程中不理解的问题写出来,过一会儿我们一起交流解决。 战略防御阶段( 1946 年 6 月 — 1947 年 6 月) ( 1) 内战爆发:时间: 1946 年 6 月 标志: 国民党 进攻中原解放区 ( 2) 内战初期 (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 : 人民解放军的策略是: 以运动战为主,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军 有生力量 ( 3) 1947 年 3 月 开始(粉碎国民党重点进攻) : 中共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的原因: 国民党重点进攻陕甘宁边区 彭德怀指挥取得胜利的战役: 青化砭战役、蟠龙镇战役、沙家店战役 采用的战术是: 蘑菇战术,灵活机动地打击敌人 战略进攻阶段( 1947 年 6 月 — 1948 年秋)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时间: 1947 年 6 月 标志性意义: 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标志战争形势的根本转变。 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看完书后交流。 难点突破 :战略反攻阶段有一个典型的事件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这一个事件有什么标志性意义呢。 解放 战争的第二年,敌我双方力量对比发生了很大变化,为了迅速结束战争,中共中央决定改变被动挨打的局面,主动出击。 于是派刘邓大军从鲁西南出发,越过陇海线和黄泛区,千里跃进大别山,在敌人的心脏建立了中原革命根据地。 大别山已经临近南京。 南京是国民政府所在地,这就是挺进大别山的意义所在。 所以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标志性意义是是为 了战略反 攻。 挺进大别山还有一个用意,那就是以此来威胁到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南京和武汉,对国民党形成了包围之 势,严重威胁到国民党的统治。 合作探讨: 为什么蒋介石的兵。华师大版历史八上两种命运的决战
相关推荐
A B C 特征 D E F 原因 G H I A. 从洋务运动到清朝末年 B.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C.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D. 萌芽 E. 短暂的“黄金时代” F. 再度受挫,凋谢萎缩 G. 在历史趋势的作用下,官民“自强、求富”(此点由老师讲解即可) H. 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 I. 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 101页“阅读文字”关于“荣氏企业”兴衰历程。
,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 其他各项事业,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奠定厚实的物质基础 其中主要任务: 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讨论原因:结合 19 页小字部分毛泽东的一段讲话加以说明。 ① 工业化建设的机器设备主要靠重工业提供; ② 发展农业的技术设备如拖拉机、播种机等也要靠重工业生产; ③ 国防建设的武器装备离不开重工业的支持; ④ 我国工业基础薄弱,尤其是重工业。 注:从 1953
胜利意义 “ 不下于淮海战役 ” ,它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创造了有利条件。 整顿经济秩序的成功,说明了人民政权完全有能力在经济上管理好自己的国家,体现了党和人民政府对人民生活的关怀, ( 2)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用三年时间,顺利地完成了恢复和初步发展国民经济的艰巨任务。 【作用】:这为全 国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向工业化目标奋进,奠定了基础。 影响: 整顿经济秩序的成功,为人民政权的巩固
大城市…… 小城镇 师:做 一下假设,谁会赢得内战的胜利。 生 1:从力量对比上看,当然是国民党会赢。 挥手之间 生 2:共产党吧,他得民心。 师:阅读 107 页 — 108 页,做如下题目: ( 1) 年 6 月,国民党军队悍然进攻 ,全面内战爆发。 人民解放军采取以 为主的作战方针,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 ( 2) 年,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 边区,彭德怀率领西北野战军,采用 战术
一 、单项选择题 1. 下列有关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表述,最正确的选项是 ① 产生于 20 世纪四五十年代 ② 以原子能、电子信息和航天技术为代表 ③ 它产生 于美国,发展于西欧 ④ 从科学到技术再到 生产的速度大大加快( )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第三次科技革命同前两次工业革命相比,最大的相同点是( ) A.它的出现是由于具备了一定的物质和技术基础
他的主要作品是。 四、卢梭 在启蒙思想家中,卢梭以 著称。 他严厉谴责社会不平等现象,指出 是一切不平等的根源。 倡导 ,宣称人生而自由。 他提出 ,主张国家是人民为了保卫自己的自由权利通过缔结契约而组织起来的。 卢梭的社会政治思想影响深远,一度成为 的“圣经”,成为 雅各宾派的革命行动纲领,也成为欧美其他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 】 课时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