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语文八上黄生借书说word学案内容摘要:
黄生借书说 读读 ———— 议议 ———— 品品 感情 \意思 \道理 意思 \结构 写法 \手法 《黄生借书说》学案设计(学生用) 学习目标: ( 1)了解 “ 说 ” 的有关知识和作者。 ( 2)通过朗读领会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背诵课文。 ( 3)结合工具书、课堂练习题、文下注释、逐句理解课文。 ( 4)理解本文运用对比方法阐明 “ 书非借不能读 ” 道理的写法,珍惜今天优越的学习条件。 学习重点:读通全文,领会 “ 书非借不能读 ” 的道理。 学习难点:对比的写法。 学习过程: 一、读读。 ( 58 分钟) 1.自由读 3 遍。 2.齐读。 3.重点段落读。 (第二段: 1.设问:子 不闻藏书者乎。 2.反问:然天子读书者有几。 然富贵者读书有几。 3.中心句:书非借不能读也。 (读译) 第四段: 4.感叹句: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读理) 第五段: 5.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 (读译) 4.分组齐读。 (第 2 段学生齐读;第 3 段男女生分开读;第 4 段男女生分开读;第 6段学生齐读。 ) (读出对比手法和叙议结合的写法) 二、议议。 学生结合课堂练习译读全文,教师巡视,全班交流( 20 分钟) 积累几个词,解释它们的意思。 1) 汗( )牛塞屋 2) 非独( )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3) 往借,不与( ),归而形( )诸梦; 4) 故有所览辄省( )记。 5) 惟予之公( )书与张氏之吝( )书若不相类。 2. 理解古今义。 这几个词在古代和现代意义有很大的差别,试说说。 1) 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祖父 无论 古义: 今义: 古义: 今义: 2)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 夫人 古义: 今义: 3) 子不闻藏书者乎然天子读书者有几 子 古义: 今义: 3.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1)书非借不能读也:。北师大版语文八上黄生借书说word学案
相关推荐
楚王闻之 2 ) 齐 之 习 辞 者也 3 )吾欲辱之 4 ) 婴闻之 5 ) 得 无 楚 之 水 土 使 民 善 盗 耶 翻译以下句子。 1)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2)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下列句子中与 “ 何以也 ” 句式相同的是( ) A.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B.缚者曷为者也 C.圣人非所与熙也 D.为其来也 五、课堂小结:归纳文言文需积累的知识点 六
受语言美。 《豆儿圆》,把不认识的字标出来,问问老师。 (要求:用手指着字认真听,听发音是否准确。 引导学生互 评) 四、认识十个生字,培养识字能力: (引语)刚才同学们从儿歌中找到了好多不认识的字,今天我们重点来认识这十个字娃娃。 (师边说边贴出。 字写在剪成豆荚样的纸上。 )。 ( 1)(激趣)这几个字娃娃可调皮了,他们一下子跳到儿歌中躲了起来,和你玩“捉迷藏”。 小朋友们,你们能边读儿歌
社会实践才能真正形成。 正襟危坐:襟:衣襟;危坐:端正地坐着。 整一整衣服,端正地坐着。 形容严肃或拘 谨的样子。 心无旁骛:旁;另外的;骛:追求。 心思没有另外的追求,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 不约而同:约:相约。 事先没有约定而相互一致。 一丝不苟:苟:苟且,马虎。 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有口无心:嘴上说了,心里可没那样想。 指不是有心说的。 虚怀若谷:虚:谦虚;谷:山谷。
小结:双喜是一个 ( )孩子头。 ( 4) “看戏后”的主要情节是“六一公公送豆”,想想看这件事体现了他什么品质。 ( 5) 朗读课文第 11 节,(月夜出航)谈谈课文从哪些感官写景,写出景物的什么特征。 这些景物描写对表现文章中心思想起什么作用。 ①大声朗读:注意体会“我”此时的感受。 ②我上船时的心情: ③出发时的划船动作 及作用: ④多角度描写“我”的见闻感受: 嗅觉 : 触觉 : 视觉
代人的心情,珍惜身边的幸福生活。 三 . 怎样理解文章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 对比一 :作者用对比手法写出两代人对“荠菜”的不同感情。 文章中,我对“荠菜”是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 在我的心中,荠菜曾经是无上的美味,哇集才是的那种坦然的心情,“可以称得上是一种享受。 ”荠菜象征着作者童年时代美好的一切。 与之明显区别的 是:儿女们长大之后,陪同我去挖荠菜,似乎就变成了对我的一种迁就了。